第七十七节 朝会(2/3)
只能考个八十五分。如此一来,才不会背上“第一名”的光辉帽子,成为所有优等生的眼中钉,肉中刺。
项钟之所以能够成为顺明帝,当年手上也没少沾染别人的血。甚至,一度也曾经动过软禁父皇,强迫他让位给自己的念头。
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
现在看来。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的确要比自己当年做得更好。至少,在他的眼里,自己仍然是威严不可侵犯。必须绝对尊重的父亲。
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落屏山一事,多少给顺明帝提了个醒。
必须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尤其是京师各营,控制大权必须牢牢抓在手中,任何人不得分薄。
所谓亲信,就是给予恩宠。给予权力,让他对自己俯首帖耳。只有这样,遭遇危难的时候,亲信才会奋不顾身过来相救。
历来,顺明帝培养的亲信数量不算少。内侍总管东方空就是其中最显著代表。
五年前自请削爵的时候。顺明帝就开始关注杨天鸿。否则,在处理玄火营这个烂摊子的问题上,杨天鸿不可能得到如此之多的自由。要知道,即便是以私人钱财武装军队,同样也是居心叵测的大罪。
辞爵和修炼两件事情,让顺明帝对杨天鸿真正放下了戒心。
修士的理想,就是飞升上界。
何况,杨天鸿自己也过。自请辞爵,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重新挣得一个不输于前人祖宗的“毅勇候”。
这样的人若是不能相信。天下间,朕还能相信谁?
……
跟着黄门内侍走进朝廷大殿的时候,杨天鸿看到了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的无数道目光。
冷漠、羡慕、嫉妒、愤恨、讥讽……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你也不可能抡起刀斧劈开每个人的脑袋,把所有对自己的敌意统统清除,把每个人都变成自己的同盟军。
顺明帝是一个颇为有趣的家伙。虽然已经表明了自己在落屏山战事上的态度。可是到了杨天鸿这里,他仍然还是命内侍总管东方空。把此前李绍明与周浦、裴良佐二人的争吵重演了一遍。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天鸿。问:“现在,朕和武百官都在这里,都想听听你的法。”
这是好事,只要巧舌如簧,升官发财当然不成问题。
这也是坏事,百官当中太子的势力及其庞大,无论自己什么,肯定有人提出反对。到时候,一个应对不心,就会落入莫名其妙的陷阱,适得其反。
这很有些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法庭辩论。想要证明被告有罪的证人,往往会在辩方律师的连番追问之下,搞得思维混乱,落入辩方律师精心编织的陷阱。到了最后,无法自圆其。就算明明看见被告持刀杀人,也会在律师狡猾盘问之下,使自己证词在法庭上失去了作用。
杨天鸿现在身处的局面,就是这样。
能够入朝为官的人,都很精明。太子一系对自己的敌意非常明显。顺明帝表露出来的维护迹象很淡。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确定会不遗余力帮助自己的盟友,其实只有兵部尚书李绍明一个。
无论怎么,都可能犯错。
闭口不语,同样也是给予对手打压的机会。
杨天鸿明白,这是顺明帝给予自己的机会。是否可以把握,还要看自己如何应对。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深入虎穴的感觉。武百官就像一头头凶猛狂暴的饥饿野兽,只要自己稍微流露出一点点畏惧,他们立刻就会扑上来,毫不留情把自己活活撕成碎片。
想到这里,杨天鸿深深吸了口气。朝着顺明帝行了个武官特有的抱拳军礼,认真地:“落屏山战事,陛下已有定夺,无需天鸿再言。至于李尚书与诸位大人之间的纷争,天鸿只有一句话。”
停顿了一下,他陡然提高音量:“无论何时何地,天鸿都只是陛下手中鹰犬,甘愿驱使,纵有刀山火海,也绝无半点犹豫。”
大殿上再次变得一片肃静。
有人默默微笑颌首。
有人面露鄙夷。
有人紧握双拳,心有不甘。
还有人若有所思,目光在杨天鸿和顺明帝之间不断徘徊。
很聪明的做法,直接把自己从朝堂纷争中摘了出去。没有界限分明的排位站队,也没有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表明究竟支持谁或者讨厌谁。很简单的一句话:陛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看着满面恭敬,神态严肃的杨天鸿。兵部尚书李绍明虽然面无表情,脑子里却对他的这种做法很是赞许。反观户部侍郎周浦和都察院左都御使裴良佐,却面色凶狠,双眼中释放出来的怒火和恨意若是能够形成实质,足以把杨天鸿当场烧成灰烬。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皇帝更粗的大腿。
人都很清高。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加上现有的地位、身份,使他们不可能像杨天鸿这样,张口出“愿为陛下鹰犬”之类的话。然而,他们也无法对杨天鸿的行为贬斥或者责骂。他毕竟是个武将,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