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98章大道至简(2/2)

,坐在了关键的位置上了吗?否则,倾地大物薄中华之力,何惧蕞倭蛮夷?“攘外必先安内”,不能掌控绝对的权利,空有百般奇策,亦只能在大学堂中与学员们纸上谈兵。貌似这句也是另一位后世伟人的话,载洵端起了茶碗,不是送客,而是轻抿一口,抬起头正眼面对着王闿运,“湘绮先生,若图不世之功业,先生何以教我?”耍嘴皮子,是这老爷子擅长的,但比他更能的,船政衙门中也不缺。第二天,当唐荣浩奉提督大人军令,护送王闿运回福州时,就一路侃侃而谈,将老爷子辩得哑口无言。但不可否认的是,王闿运这趟并不算成功的主动应聘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的加快了中华的变革进程,尤其是……10月1日,光绪颁发圣旨,为应对日本可能的陆上进攻,授命固山贝勒、南洋船政大臣载洵为练兵大臣,天津道台胡燏棻、福州将军蓝山为帮办,效仿德**队,组建新军总参谋部。这就相当于在兵部和各地总督的权限之外,另起炉灶。而且,新成立的总参将绕过军机处,直接向皇上负责。关于新军的一应奏折,直送上书房,任何人无权中间截流。突然而下的一道圣旨,惊呆了所有的朝臣。李鸿章不顾辽东危局,愤而回京,在朝堂上拒理力争。发现光绪态度坚决之后,又连发数封电报,欲与各地总督联名抗旨,逼迫皇上收回成命。但遭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卞宝第等一力拒绝,陕甘总督、镶黄旗统领升允甚至要公开弹劾李鸿章,“不遵圣命、不臣之心……”立刻便得到了刚刚入军机行走的翁师傅竭力呼应。好在光绪还不糊涂,对于李中堂,训斥分权皆可以,可若是真把他致仕了,那辽东前线的淮军还不立刻就得反了?至少也得是出功不出力,消极避战。甚至将新军总参谋部的两名帮办还得加上个老李的心腹。当然,胡燏棻这个人选,光绪和载洵也是动了不少心思,虽为天津道台,看似北洋重臣,但实际上他却是刚刚从广西按察使上转任过来,在天津帮办东征粮台。是北洋的人,却非北洋铁杆。既安北洋众人之心,给了老李面子;又有拉拢分化的无限可能。皇上决心已下,李鸿章手段使尽,抗争多时,也未得转机。若是放在平时,以老李同志的政治头脑和北洋的那帮妖人谋士,当然能想得出抗衡之法。这么多年,朝廷削消弱淮军之心一直未减。缩减编制、放权地方等,可北洋仍是一家坐大。奈何此次光绪的出手是又准又狠,一下子捅到了老李的腰眼子上。清日战争,看似两国宣战,实则是北洋一番之战,以北洋一番之力,对抗日本倾国之军。胜,则北洋坐牢权势,朝廷再无削番之力;败,则国之仍保,但北洋势威。穿了,大清不是朝鲜,日本的野心再大,也不过是蛇欲吞象。打输了,朝廷赔点银子,皇上还是皇上,太后还是太后。这些年,自鸦/片战争后,大清还少赔了吗?可李鸿章输不起,载洵在闽台地区日渐坐大,大清已渐成南、北抗衡之势。经济,南洋占着绝对优势,没看,连江南制造局都给了人家吗?北洋所领先者,唯军事也。无论是北洋水师,还是淮军,都不是南洋或任何番属可比。可中日宣战,北洋水师已经打败了,为了留些手后,不得不背着举国骂名“避战保船”。而淮军若是再输了,那北洋可真是……血本无归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