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篇之孟子(约前372—前289)(2/9)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齐宣王1年壬寅(公元前318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魏襄王1年齐宣王2年癸卯(公元前317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燕王哙5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楚怀王14年鲁平公10年齐宣王5年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齐宣王8年楚怀王17年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于石丘
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2思想渊源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1993年出土的郭店简和1994年收购入藏的上博简出现了大量的佚籍,“使人们不得不提出重写有关学术思想历史的要求。在20世纪长期流行,似乎早已成为定论的若干观点,正在遭到动摇,甚至导致根本性的改变。”[2]
谈儒家必谈“孔孟”。孔子在“战国中晚期孔子的‘圣人’身份已确立”。[3]而孔子逝后,“儒分八派”,如果视孔子为儒家第一代,那么,“孟子则在第五代。”[2]《孟子》又是在南宋才被奉为经书。这漫长的跨时空的浸润与沧桑流变,我们很难说自己所理解的孟子就是“真实”的孟子。
在上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兴起的“疑古思潮”之后,人们对许多古书都产生怀疑,把孔子讲得只剩下一部《论语》还可以用。而李学勤先生在2005年8月却指出:“我们认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2]“孔子是易学的真正开创者,是孔子真正把数术的易和义理的易(或者叫哲学的易)完全区分开来,于是才有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易学。”[2]我们以为,这才是比较真实的孔子。孔子的易经哲学将仁、义,礼、智对举,确立了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孔子讲性善,《易传》(十翼)明确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传·彖·革》歌颂“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宋儒追慕崇尚的思孟学派受到了疑古思潮的冲击,人们怀疑曾子、子思、孟子一派的脉络,代表人物作品如章太炎的《征信论》和任继愈等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的“思孟学派考辨”专节等。原因之一就是孔子到孟子之间文献有断档。郭店简儒家著作的的出现,“刚好补上了此处的缺环”[3]。这个“缺环”主要指什么作品呢?我们回顾一下荀子的《非十二子》所言“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由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暓讙讙然不知其所非也。”不难知道这就是我们原来百思不得其解的《五行》。为与元素论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区别,我们称之为德性论五行(仁义礼智圣)。《五行》有马王堆帛书本(包括经、传两部分)和郭店简《五行》(只有经部),从《五行》传部有“世子曰”字样,李学勤先生断定此人为七十子弟子世硕。
其实,孟子是一位深谙易道的易学家。关于这一点,清末大儒杭辛斋早有揭示。杭氏认为:懂得易学并不在于口道乾坤坎离,关键在于心法天道德义:“孟子继孔子之后,七篇之首,即揭明仁义大旨,而归体于性善及经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及继善成性之嫡系也。安见孟子之不知《易》哉!”[4]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孟子高举义旗对墨家的反制、抨击,其理论资源全在于《易经》。
不仅如此,孟子对孔子的易学(集儒学之大成)有继承,还有创新。我们知道,大易有医国、医人、医病功能。医国的问题已由《易经》解决;医病的问题也由《黄帝内经》解决。医人的问题则是在思孟学派创立了德性论《五行》学说后获得了解决。德性论《五行》比照元素论五行的五项,提出仁、义、礼、智、圣范畴。认为:仁、义、礼、智四行全为“善道”,仁、义、礼、智、圣五行全为“德道”。义、礼分别是对仁和智的节制。而“圣”端即是指会通天道、地道、人道的本事。思孟学派将数术引入儒家以会通天道、地道、人道的努力未被荀子理解,招来荀子的嘲讽和谩骂。由人民出版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