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序曲(1/3)
离着城墙十米远处就是马头营今年新开挖的护城河。
中国古代历来建城,护城河是必备的防御工事。一些大城的护城河俱是工程浩大,比如《南京城墙志》记载,杨吴城壕宽约九十多米,深不到五米。到了元代,宽也有二十五丈,约合八十多米。
而中国天下的护城河,以襄阳护城河宽度为最。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宽度就超来了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现在基本保存着原样。
今年马头营新开挖的护城河当然没有这么庞大的护城河,在于望的指示下,这护城河也达到了宽八米,水深五米,引马头营境内的清河注水其中。这护城河跟那些大城不能相比,但是比起以前那一道小小的水沟,这防御能力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至少清兵想要攻城,首先就得填埋这道护城河,而这护城河距离城墙不过十米距离,这点距离,不论是火枪还是弓箭,都是有效的射击射程。而且城墙的守兵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打击也便利。
于望料定清军在马头营这第一道防御工事前,肯定要付出血的代价。
中国历代传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所以随行清军从军的那汉人通事也是有恃无恐,再加上身边有清兵派出十来铁骑的保护,难得军阵前有他施展威风的机会,只见他使尽了浑身力气,拼命宣扬清军的赫赫武功。
看着护城河边那汉人通事的耀武扬威,口沫横飞,一口一个“我大清”,转首对向旁边的那些清兵却马上就是奴颜婢膝,一脸阿谀。
看着这汉奸的丑态,于望心中厌恶,他屡次在汉家军文化课上强调:汉奸,国之贼也!中国历史上,汉奸为害之大、之深,无不令人惊心。因此,对汉奸卖国,人民历来是痛恨、痛打的,最著名的汉奸秦桧,至今还跪在西湖岳王庙。汉奸是不能起来的,汉奸要是起来了,那我们的民族就要跪下了!
后世毛太祖有四言诗《祭黄帝陵》: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毛太祖的祭黄帝诗里,不无露出了对汉奸的痛恨!于望哪能例外,他咬着牙,任何人他或许都可以放他一马,但是,对上汉奸么,······必杀!
他冷冷的环顾左右,冷声道:“卢德胜何在!”
“属下在此!”此时的卢德胜可谓是人生得意,自从他的火枪枪法进入了于望的法眼后,汉家军第一只火枪队队正就是他,后期汉家军扩军,他又成了李、王、马、梅,四大哨长之下的甲长。
甲长啊,如今在汉家军体系里,甲长的职位是大多数人只能仰望,只能羡慕,是敬畏的对象,是长官里的长官!
卢德胜肩头上此时是一扛两星,在汉家军体系里是实实在在的高级干部。要知道,这一千多号人马里,才有几个甲长?平时卢德胜训练时,每天都是实弹训练,而这个时代的火枪硝烟确实有点大,因此用不了多长时间,这身上就会落下硝烟尘灰。
军容是汉家军条例里的重中之重,何况卢德胜作为一甲之长?因此,卢德胜平时随身就带着一块麻木,每天对这肩衔勤加擦拭,时刻保持着“将星”的闪耀!
作为甲长,卢德胜此时当然有资格陪同在于望大人的身边,当听到于望大人招呼,他不假思索的,一个标准的立正,用尽全身力道吼了出来!
“给老子干掉这狗汉奸!”于望平时心情八风不动,颇为沉稳,但是此时心情恶劣之下,骂出了粗口。
汉家军火枪手,平时训练,那些黑披风八十步外,也能命中目标,何况这眼前区区十来米的距离?
“是的!属下遵命!”
不愧是卢德胜,只见他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火枪装填步骤下来,旋即燃起了火绳,一切准备就绪!
护城河边的那汉人通事也许觉得自己扯了嗓子叫唤半天,这城头上一点动静都没有,颇为让他无趣,为了增加气势,他索性下了马,直接在地上运气,随即又学着乡间农妇的吵架姿态,跳起脚又开始大骂。
在他心里,不无得意的想:“自己如此卖力,这些满族主子们想必都看在眼里罢?就算此次招降不成功,老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罢!”
城墙上,卢德胜稳稳的端着火枪,已经瞄准好了目标,心里道:“骂罢!骂的越欢,死的越快!哟呵,还跳起脚来了?秋后的蚱蜢还蹦跶?死在临头了,兀自不知,可怜,可叹!”
啪!一声枪响,那破口大骂着正得意的汉人通事突然整个脑袋炸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