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骷髅墙与天葬(1/2)
“骷髅墙是墙面带有骷髅的墙壁,位于西藏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砌成的围墙。”
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世纪以后。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骷髅墙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
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
据,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天葬台三面是骷髅墙,有一人多高,后来在一个大雨如注的日子,浊水从山上滚滚而下,天葬台的墙倒了。两面骷髅墙,是用剩下的骷髅在近几十年内慢慢垒砌而成的。
韩清欣:“天葬起源有两种主要的传。一种认为,早在80多年前,在青海的某个部落里有个男孩,他在8岁那年目睹了个百姓被杀,吓得他一口气跑到比如县的五世达布活佛跟前。达布活佛任他为达摩寺天葬院的天葬师。于是,他把所有死者的骷髅墙尸首取下丢在天葬院的东南墙角里,直到成了骷髅时,再把它们一个个拾起码好。他从天葬院的东北角开始顺序摆放,到他50多岁归天时,基本上摆放到了西南角上了。据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怕那个杀人狂死后混入天葬队伍中。”
“另外一种法是,保留死者头骨是在十三世期间,由比如县香曲乡缺代寺的打普活佛丹巴图库乌珠(又名白玛白扎)定下的寺规,具体动机至今尚不清楚。子在书里写道:天葬师阿旺丹增:把骷髅头留下来,砌成墙,无非是告诫活着的人,要多行善,少有俗念,无论什么人,死了不过如此。俱往矣,如今达摩寺多多卡天葬台被美术家们命名为“骷髅金字塔”,考古学家意识到这对人类学研究将有重大的意义;学家则被它高深莫测的哲学和传奇色彩所感染和震惊。骷髅墙因日丹寺与达摩寺仅怒江一江之隔,日丹寺位北岸,达摩寺于南岸,加之两寺天葬台均由一名德高望重的天葬师管理,平时乘牛皮船就可往返于两岸了庄严肃穆的天葬台。虽天葬在当今世人眼里是一种奇特的葬俗,但是藏族人通过天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起来,就像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一样,天葬也是藏族人与自然处于相协调发展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
与神秘的西藏相关的骷髅墙出现在了罗布泊太阳墓内,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有特殊的用意。
朱北辰:“你去过西藏?我是没见过西藏的骷髅墙,但想想也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吧。”
墙体表面跟镜面一样,骷髅头是镶嵌在平面之后。
“之前有到过西藏,见过那面骷髅墙,那是种很邪门的东西。我当天夜里回去就做一个噩梦。”韩清欣。
朱北辰问:“什么梦?”
韩清欣:“记不清了,当时吓出了一身的冷汗。那时候还亲眼目睹了一场天葬仪式。在多多卡天葬院。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骷髅墙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天葬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他们只会留下死者的头骨,这种丧葬仪式堪称世界一绝。对于宗教性的东西我了解的不多,我永远也忘不了那种葬礼仪式,参与葬礼的人眼神木讷,像是邪灵附体。”
朱北辰:“每种古老的仪式都有个共同,讲求精益求精的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既然两堵墙有某种共同,只要参透这种建筑历史上的意义,就可以了解它的用途,它不会无端出现在墓葬中。
而且按照墓葬布局,配殿内是存放陪葬品的,不该出现这种邪乎的墙体。
“再给我形容下多多卡天葬院的布局。”
他的脑子恍若开明了许多,模糊的多多卡天葬院形象出现在脑海当中。
“多多卡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
时隔多年,韩清欣的记忆依然清晰。
经幡?会是什么样的经幡,朱北辰询问道:“形容下那种经幡的样子。”他觉得好像就快要抓到关键了。
西藏天葬起源于世纪之后,而这座太阳墓的历史快要追溯到公元前,历史远远比古老的西藏丧葬化久远。
依据传承先后顺序,西藏的天葬制度可能是经过某种古老的习俗改良。
韩清欣摆摆手,耸肩道:“记不清了,那种经幡给我的感觉。它悬挂在10余米高的位置,迎风招展。我一抬头看它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感到头晕,只记得它是明黄色的,经幡上好像有好多的骷髅头。”
它给予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