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1章 入乡随俗(2/3)

食堂的招牌菜,什么青瓜螺片、腌血蛤、膏蟹鲜虾粥、酸菜九肚鱼、薄荷炒海瓜子、火焰白螺玉、活烧鲍鱼、芙蓉粉丝开边虾、芙蓉粉丝蒸扇贝·····

甚至还有鲍鱼烧牛头、鲍汁煎鹅肝等等。

“简单些,不要弄太贵的食材做菜,鱼翅燕窝鲍鱼龙虾这些都不要,简单点的。”

高季辅倒是挺讲原则的。

厨子退下。

大家各自吃着自己面前的饭菜,一边吃一边也交流一下工作啥的,这也是食堂用餐的重要优势这一,可以当成餐会。

午间用餐时,一般下属都会趁机过来找上司汇报请示下工作,边吃边聊,偶尔同僚们也会商议讨论些事情,相当于是个简单的碰头会一样。

秦琅如今节度岭南,经略九府,还身兼了广州、镇南两大都督和广交二州刺史之职,他现在就相当于清末的那些总督兼巡抚于一身的封疆大吏。

军政财大权集于一身。

支度、营田、转运、盐铁四使为副职,三道的四司使也俱听命于他,更别说道以下的州级刺史、参军等了。

岭南如今的组织结构其实相当稳固,金字塔形结构,权责分明,秦琅实际上就是代表朝廷行使着许多本该朝廷中央的权力,这是以往地方上不可能拥有的胡权。

但皇帝也早说了,边远难以遥制,岭南局势现在又非常复杂,所以需要一位重臣能够镇守,及时的根据形势处置,而不是事事奏报朝廷,一来一往耽误时间,延误军情等。

这个权力是皇帝明明白白说的清楚的,因此这个使那个使的,都是秦琅的下属,大家都很清楚要听秦琅的话,连两位监军一见面,也都没有想要压秦琅一头的意思。

饭吃的很高兴,聊的也很轻松。

秦琅话里话外表露出来的意思也很明确,大家一起把差事办好,把岭南搞活搞起来,则大家都是有功之臣,不论是政绩考核,还是福利待遇,都不会差的。

他秦琅主政岭南,第一就是绥靖蛮乱,坚决要镇压那些造反的蛮子,第二就是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行大唐律法国策,要行府兵法、两税法等,要完成全面的改土归流。

当然在这些过程中,他们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搞经济,说白就是搞钱,说好听点是提升民生。

不管大家在岭南任什么职务,你是岭南府级的诸使也好,你是道级的四司使也罢,你就算州级县级官员,都得围绕着这几个目标共同努力。

大家各司其职。

干的好有奖励,干的不好有罚,若是不肯齐心协力的,秦琅不需要这样的人留在岭南,他会直接将他送走。

午餐结束,秦琅给二位监军以及四使,各送去了一个信封,里面却是一笔不少的钱,随附的信上也写的明白,这是公款。

是经略使府衙给几位刚来的官员们准备的安家费,每人八十千。

八百贯可不算少,但秦琅说了,大家从中原繁华的长安来到偏僻的岭南任官,一切都要重新安顿,为了让大家能尽快安顿好,投入工作,所以府衙特批有这笔钱。

不仅他们这些长官有,其它所有从中原调来的官吏,甚至是本地征辟的吏员们也都按品级享有这样一笔安家费。

最高一千贯,到低级的十千。

至于这笔钱的来源,也是经略使衙的公廨钱。

说白了就是小金库的钱,小金库很丰厚,因此福利给的也较好。

除了这笔安家费用外,经略使衙还会新上任的官员们准备有官邸,基本上有品级的官员,全都有官邸安排,按品级享受相应大小的官邸住宅,而流外官和吏员,则也有宿舍安排,都是免费居住的。

甚至根据官吏品级,还能享受相应数量的仆役随从,这些也都是官府花钱雇佣的,官员们可免费使用。

早餐和午餐,衙门食堂都免费供应,另外每月还会有一笔餐补钱,这算是补的晚餐钱了,其余的什么薪炭、茶水等等,各种福利一应俱全。

总之,完全就是比照长安京官们的福利待遇,甚至还要更丰厚一些。

诸如其它的官员们的职田,岭南也都有,统一由官府把职田出租招佃,官员什么都不用管,最后按自己品级领取一份对应的田租收益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