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8章 入宫面圣,杨广很冷(万字大章求订阅)(4/8)

。”

“司马德戡,你先退下。”

司马德戡便当即退了下去。

此时,殿中还剩下几人,其中一人,五十来岁,是个矮瘦若猴的小老头,虽然看起来貌不惊人。

但那对似开似闭的眼睛深而亮,两边太阳穴高高鼓起,使人知他非是等闲之辈。

还有个大胖子官儿,眼细脸宽,又长了个酒糟鼻,一副奸人脸孔的模样。

这时,叶千秋抬眼看到了那坐在殿中央,最上首的大隋皇帝杨广。

只见龙台上,大隋皇帝杨广坐在龙椅之上,正在和叶千秋对望着。

杨广的脸色苍白得像个死人,年纪看来只有五十上下,虽穿起鲜艳的九龙袍,头顶高冠,却仿佛给人一种好似穿了寿衣的颓废感觉。

也就是他双眼之中泛起的精光,还不时能让人感觉到他曾经可能也是一位杀伐果断,精明无比的帝王。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的皇帝,能做到杨广这般程度的,其实还真没有几个。

或许是他爹杨坚给他留下家产太丰厚了些。

让他能可劲的造。

杨广太能折腾了,又是修运河,又是征高丽,还征了不止一次。

你不能说杨广的初衷是错的,因为他也算是有大志向的皇帝。

没有大志向,做不出这修运河,三征高丽的举动来。

但杨广的问题,就是在于他太能折腾了。

如果杨广不是这么能折腾,大隋朝不会走到今日这般地步。

不能因为你的初衷是好的,就忽略掉了这个结果。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杨广并不合格。

三征高句丽赔掉了整个国家,雁门之围多丢脸就不说了,靠了女人才逃脱。

叶千秋记得后世有人说过,杨广征高丽是为消耗世家门阀的力量。

这种无稽之谈,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就已经将军队、府兵以及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改为直接为朝廷所掌握。

杨坚接手北周之后,在开皇初年,就进一步接收了世家门阀的权。

世家门阀的势力的确是大,但没到能够撼动国本的那种地步。

隋炀帝征高句丽,用的是国家与百姓的府兵,还从百姓里征募了许多民夫。

而且一征就是几十万,而且征用了不止一次,修运河,建行宫,征高丽,单单杨广一朝,数百万普通人丧生,这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隋炀帝宠信的都是宇文述、周护、韦匡伯、宇文化及、侯莫陈毅、豆卢寔等这些贵族门阀世家士族。

隋炀帝自己就是关陇贵族门阀出身,家里的亲戚也是各种贵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儿媳家,全是贵族……

杨义臣、宇文述在征辽中惨败,却没有被杨广严惩,而只是被免除官职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复了官职与爵位。

杨义臣甚至进位左光禄大夫,杨广如此庇护,何谈得罪、打击贵族阶层?

隋炀帝的猜忌导致杨玄感造反,仍然是贵族内斗,不是贵族阶层反对隋炀帝。

开皇时期合理的对外政策和几次战争,突厥基本已经构不成威胁了,结果到了大业末年突厥已经恢复成一个强盛的草原帝国。

世家门阀的力量虽然在大隋很强,但隋文帝杨坚在位时,饶是宇文阀不也得低头,缩着尾巴吗?

杨广他本来该做的是如同汉文帝,汉景帝一般的事情,却干起了汉武帝的事。

大隋的根本不是毁在了别人手上,而是毁在了杨广自己的手上。

天下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在起义造反。

如果只是个别人造反,或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天下战火四起,处处狼烟,你说和杨广没关系?

看到杨广的这一刻,叶千秋就感觉,好像是看到了一个溺水的人,水已经淹到了他的脖子,离死不远了。

杨广就和这大隋朝一样,都处在了风雨飘摇,四处漏水的残途末路上。

叶千秋对于杨广的最后那一分心思也彻底熄灭了。

此时,大殿之中,突然变得寂静。

杨广和叶千秋二人对望着。

久久无声。

殿中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出声。

良久之后。

杨广从皇帝的宝座之上缓缓走了下来。

他一步一步踏在台阶之上,看着叶千秋,脸上泛起三分笑意,道:“朕听闻真人杀了宇文化及,杀了尉迟胜,还杀了朕八千精兵。”

“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