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4章 魂出窍穴,岁月匆匆(万更求订阅!)(4/8)

>

叶千秋却在这时突然问道:“郭兄弟,蒙古大军虽然撤了,但定然还会卷土重来,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

“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

“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叶道长,我曾经也和蓉儿谈论过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却是想着,无论守得住与否,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而已。”

叶千秋闻言,从郭靖的这话语当中听出了壮烈豪迈之气。

叶千秋却是突然问道:“郭兄弟,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取而代之了大宋朝廷。”

“你还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郭靖闻言,一脸奇怪的看着叶千秋,道:“道长是说蒙古人一定会取大宋朝而代之吗?”

“襄阳城在,我郭靖就在。”

“襄阳城破,我郭靖恐怕也不会生还了。”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摇头,笑道:“那我这样问你,你是为了大宋而战,还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郭靖稍加思索,似乎察觉到了叶千秋这前后话中的含义。

“当然是为了大宋的百姓而战。”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那就是了。”

“古往今来,天下大势,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宋立国祚二百余年。”

“也该走到尽头了……”

叶千秋骑在马背上,眺望远方。

郭靖虽然反应慢了些,但是并不是真傻。

他听出了叶千秋话语之中,带着的其他意思。

只是,他不愿意去深究,也不愿意去深想。

他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天下间的战火早日平息,早日将蒙古人给赶回漠北草原去。

……

又过半个月。

从各方传来的消息,终于确定了,短期之内,蒙古人不会再行南下之举。

众人欢呼雀跃。

叶千秋也不继续在襄阳停留,准备回华山。

这一日一大早。

黄蓉、郭靖,还有他们的大女儿郭芙、两个徒弟武氏兄弟,便来送叶千秋等人。

黄蓉朝着黄老邪道:“爹,女儿刚刚生产,不便长途跋涉,待两个孩子再大一些,我便和靖哥哥带着孩子一起去华山探望您老人家。”

郭靖也说道:“岳父大人,师父,叶道长,保重了。”

郭芙和陆无双、程英两姐妹依依不舍的道别。

她们年龄相仿,在襄阳城的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一起练武,感情自然是日益渐深。

郭芙自小任性,但是自从见识了陆无双和程英两姐妹的武功之后,便一直在暗暗下功苦学,希望不会比陆、程两姐妹落下多少。

叶千秋一行人和郭靖夫妇告别,骑着马向北而去。

这一行人,可算是不少。

除了叶千秋、黄老邪、洪七公,还有陆无双、程英、冯默风,外加一个小不点“叶敬天”。

周伯通在回到襄阳城的第三天,就一个人跑了。

他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

叶千秋一进襄阳,就闭关,让他想和叶千秋学武功的心思也淡了不少,便一个人偷偷溜了。

众人也知晓周伯通一向如此,皆是不以为意,不然周伯通也不会被人唤作“老顽童”。

一行人策马向北,不到一日,便已经回到了华山脚下。

众人也不停歇,一路朝着山上行去。

到了夜里,终于回到了千秋宫。

洪七公本来四海为家,但千秋宫中有无上武学供他参考,他一个好学之人,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叶千秋也有心帮助洪七公突破瓶颈。

在回到千秋宫的第二日,便将《蛰龙功》传给了洪七公。

洪七公从黄老邪那里知晓叶千秋曾经和丐帮的前代帮主乔峰有过渊源,再加上他也知晓了叶千秋乃是世外奇人。

自然不会跟叶千秋客气。

洪七公自从得了这《蛰龙功》,七日里,有五日都是在睡觉。

而且是越睡越强。

黄老邪见状,不禁摇头失笑,只觉这功法当真是赖皮的很,太适合老乞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