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307章 兵临(2/3)

碍,战事持续了好几个月也没有丝毫进展。

甚至随着辽国不断的往南方增兵,已有一两个州府岌岌可危,大有重新落入辽人之手的趋势。

随即西夏便调了二十万精兵陈于夏州,而后又发布檄文意欲连同辽国共同征伐大周。

满朝文武,乃是曹太后都做好了双线开战的准备,甚至于都已经开始商讨遣使赴两国求和的人选了。

可就在这时,却穿出来了这样的消息。

攻占灵州城,西夏将近二十二万大军被歼灭,凶名赫赫,于战场之上无往而不利的西夏铁鹞子也在黑甲军的铁骑之下折戟沉沙。

一桩桩,一件件,接二连三的振奋大周臣民们的心。

原本民间还有些许流言四处流传,可随着这一个个的好消息传回大周境内,那些个不好的流言当即便不攻自破。

大周将自己的强大展现在他的百姓们面前,展现在周边所有邻国的面前。

随即朝议便直接调转车头换了个方向,变成如何大力支援双线作战的准备。

原本哭穷的户部尚书也立马换了态度,一脸决绝的说就算是把家底儿给掏空也无所谓!

又是一番激烈的议论和商讨,每一位大臣的情绪都有些许激愤。

确实,朝堂之上的这些官员们平日里是有派系之分,在这纷乱的世间报团取暖本就是人之常情。

可在面对西夏和辽国,面对这些个来自外部的敌人之时,这些平日里能因为一件小事儿就吵得不可开交,老死不相往来的朝臣们,却能紧紧地攥成一团,一起来面对这些来自外部的问题。

这世上当真一心为公的人确实是有,可也只是极少数极少数,普遍的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官员们也是人,他们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儿、有背后的家族,有联姻的姻亲同盟,有些私心自然也不足为奇。

如今是十月份,秋收刚过,各地的府库虽然刚刚调走了一批,这随着这一批新粮的入库,定然也已经补足。

户部、吏部以及兵部便连同转运使司还有其余各级部门自各地征调粮草,工部则继续负责军械方面的供应。

而且兵部除了帮着调配兵马运送粮草之外,也开始从江南各路抽调府兵,准备加入北方的战场之中。

············

兴州城外,十五万黑甲军陈兵于城外十里之处,那杆黑色的火焰大旗在呼啸的北风之中迎风招展。

三日之前袁文绍便已经带着大军到了兴州城外,只是却一直未曾发起进攻,因为风字营的铁骑和那数万吐蕃骑兵化整为零正在扫荡周边的城镇,清除西夏游散在兴州城外的小股兵力。

而袁文绍之所以能够带兵来的如此之快,是因为西夏皇帝不顾国相庞藏的劝谏,非要将刚刚派去攻打灵州的二十五万大军调回兴州城,拱卫这座西夏的国都。

而自灵州至兴州沿途的城池,除了自身的驻兵之外,西夏皇帝没有派出去一兵一卒驻守。

所以袁文绍才能够领着大军推进的如此之快,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就已经打到了兴州城下。

插一句,【 a】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可此时大营里头的袁文绍却皱起了眉头。

谍报司传来的最新消息,兴州城自月前便开始戒严,西夏朝廷更是大肆自周边的州县往兴州城运送粮草军械,尤其是城门把守的极为严密,每日辰时初开门,申时末便关闭,入夜之后城内直接便开始宵禁,而且每晚都有大批的甲士巡逻,但凡是发现在街上逗留的无关人等,不论身份地位,直接押送至大牢中关押。

而且据谍子传出来的准确消息,这将近一个月的功夫,兴州城中囤积的军械粮草足够城内大军和百姓半年之用。

如今袁文绍手里只有十五万大军,虽说都是黑甲军的精锐之士,可面对着兴州坚城而守的二十五万西夏大军,却依旧无计可施。

若是贸然进攻的话,除了徒增伤亡之外,只怕是起不到什么其他的作用。

就在袁文绍发愁的时候,卫允到了,带着郑老将军派来的十万边军赶到了。

袁文绍当即便将此事兴州城的情况都禀明了卫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