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节 生活态度决定快乐

【原文】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

【译文】

做人要有好的心态,否则即使在快乐的环境中也像在苦海中;心态好则相反,就算是身在苦海中也会像是在快乐的环境中一样。

【解读】

大家耳熟能详的苦海无边是佛家的常言。他们认为世间充满了悲苦无情,这样用这种心境来对待人生,那耳目接触的尽是悲苦,只会有悲观思想,甚至造成厌世之悲剧。我们认为这种葬送生命的发现是毫无意义。

不顺心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我们须面对而绝不可以抱着苦难的思想。马克思告诉我们所有事物都有对立的一面,悲苦常生自欢乐,衰败常生自昌盛,能体会到这一点离快乐就不远了。

《格言联璧?持躬》中有这样一句话:“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我们还可以看到了另一种状况。有些人生活的很苦,但却能笑口常开,过的逍遥自在。对这些人来说,快乐发自内心不在表面。

我们小时候读到的童话故事人物一样,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不要别的只要享受快乐,这就说明人生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快乐。

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你现在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清醒轻轻松松地跳上了岸。

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艄公那样分析问题,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乐观的人,都会是拥有快乐生活的人。

一个人的性格一定是开放的,生活一定会富有情趣,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拥有乐观心态的人;快乐不能去用什么东西赚来,也不能得到报酬。快乐其实只是我们思想愉悦时候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不是道德的产品,就像血在体内流动一样不是道德的产品一样,但他们却都是健康与生存的必需品。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这样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的确是一种超凡绝俗的修养工夫。程颐也曾这样分析孔子的话,他说:“颜回之乐,非乐箪、瓢、陋室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

其实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人生自我感觉至少有80%源自于“生活态度”。如果在某个时候我们获得快乐的这种心态,那么最好尽量改成让自以便此时此刻充分享受到满足感。这时你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尽情享受眼前的时光,不要再去浪费精力为未来虚构理想。一切性情中,善于珍惜眼前一切是最难做到的。

生活的强者在困苦中也会泰然处之,因为他知道身心之苦是担当大任者必由之路;虽然时运不佳,亦不会郁郁寡欢,因为他知道,忍耐虽然痛苦,但最终收获的果实却是甜美的。所以,身处苦境我们不单单只理解成是坏事,也要看到好处的一面,因为只有苦境能锻炼出人才。

您最近阅读过:

木有最近阅读历史.&l;/br&g;&l;/br&g;17k(.17k.)火热连载 阅读分享世界,创作改变人生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