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二、转变心意(2/4)

是举人不?”雨济旱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他年齿。

李四郎早已对雨济旱服服帖帖,拱手一礼恭恭敬敬回答:“学生刚刚弱冠之年,已经考上一届举人,目前想准备第二次举人考试。”

“弱冠之年,比老夫孙子大不了多少。”雨济旱打量的脸庞一眼,不由得感叹,“好年轻。”

说完,他望了望贾理,贾理点点头。

两人都是五十以上的年齿,看到李四郎的年轻,不禁羡慕不已。

“雨主簿的老当益壮,学识让学生望尘莫及。”听到雨济旱感叹自己年齿甚大,有些伤感,急忙表态。

雨济旱毕竟是主簿,修养到家,很快就从伤感走了出来。

雨济旱打量李四郎一眼,淡淡说道:“老夫今年六十,还能够学会这个蝌蚪文,汝如此年轻,难道就不能学会?”

说完,雨济旱目光炯炯望着李四郎。

“雨老德高望重,如此之高龄还能够把蝌蚪文学会,让学生望尘莫及。学生惭愧,学生惭愧。”李四郎刚刚说不会蝌蚪文,没有料到已经可以给当祖翁的雨济旱已经学会蝌蚪文,脸色一红,内心羞愧之极。

雨济旱点点头,望着李四郎,沉声继续问道:“汝觉得那些归化人能否学会《三字经》及蝌蚪文不?”

“雨老都能学会,那些归化人与学生差不多,当然能够学会。”李四郎点点头,承认这一点,接着掉转语气,“可是学生不会蝌蚪文。”

说到这里,他一边苦笑,一边面带难色。

贾理在一旁听到津津有味,此时目光在雨济旱与李四郎之间不停转动。

他只见雨济旱望着李四郎,一脸慈祥,仿佛祖翁看待自己的孙子一样。

贾理顿时灵光一闪,沉声向着李四郎呵斥:“还不向祖翁跪下。”

“祖翁,可是学生的祖翁已经去世,哪里还有祖翁。”李四郎突然悲痛不已,眼睛也红了,情不自禁抹了抹眼泪。

“汝祖翁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是有人可以当汝的祖翁。”贾理感觉李四郎果然是一个书呆子,如此一个大好机会不知道利用。

李四郎的目光也在雨济旱与贾理之间打量,突然眼睛一闪。

他来到雨济旱面前,突然跪下:“祖翁在上,请受孙儿一拜。”

说完,他不管雨济旱愿不愿意,砰砰砰砰来了一个三跪九拜。

“好孩子。”雨济旱点点头等着李四郎磕头完毕,上前挽住他起来,“《三字经》的蝌蚪文,从现在开始,老夫就传授给你。”

李四郎不禁大喜,雨济旱不但有实力有背景,而且知识渊博,有他的祖翁足足有余。

“祖翁,孙儿有一个小小要求,不知可以不?”李四郎感到内心有愧,但是不得不的提出。

两人结成祖孙,关系顿时感到亲近许多。

雨济旱一边捋了捋胡须,一边慈祥地问道:“四郎有话不妨直说。”

“就是夜学学堂的俸禄能不能提前预支,孙儿也回去向家人报告一个好消息。”李四郎脸一红,不好意思说道。

看来这个干孙子家境确实不怎么样,不然此话绝对不会说出来。

雨济旱点点头,微笑从袖子拿出一张提货卡:“祖翁也没有什么,这是一点见面礼,四郎拿出去购买点笔墨纸砚吧。”

“十贯提货卡?”李四郎接过一看,也不禁目瞪口呆,这也太多了吧。

十贯提货卡相当于银子差不多二十两左右,换成会子至少百贯以上。

这几乎相当于于他的娘子半年收入,不由得疑惑向着雨济旱望去。

雨济旱微微一笑:“老夫在两个作坊还有一些股份,这些钱都是清清白白,四郎放心使用好了。”

李四郎恭恭敬敬又磕头三下,才收入袖里。

雨济旱已经几乎把他当成自己的孙子对待,怎么让李四郎不由得深深感动。

李四郎这次回去,大郎与大娘个个高兴得大叫起来,因为他们每人手里不是只有一颗糖葫芦,而是一串糖葫芦。

看着自己的一串糖葫芦,李胡氏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禁皱眉:“官人去了赌坊吗?竟然赢得如此多钱?”

“没有,为夫认了一个祖翁,他给为夫十贯提货卡。”李四郎老老实实交待。

李胡氏更加不安,眼睛盯着李四郎,仿佛充满怒火:“官人,咱们家里虽然是穷了点,但是要穷得有志气。书上不是说过吗?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奴家在作坊上班,每月差不多三贯铜钱。为何要接受嗟来之食?”

“娘子,为夫根本没有向人要钱。”李四郎觉得心里有些郁闷,自己说的实话,为何娘子就不相信呢,口里辩解。

李胡氏眉目紧皱,眼睛紧紧盯着他问道:“如果不是不是要钱,为何别人还要给你这么多钱?说,官人是否做了对不起家里的事情,或者对不起大宋的事情?”

“娘子,为夫根本就没有做过家里的事情,也没有做对不起大宋的事情。”李四郎赌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