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龙门论战(2/3)

接着道:“那张奂等人呢?”

“张奂早年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自行删减《牟氏章句》,足见其能。

汉桓帝时,举贤良出身,对策第一,授议郎,历任安定都尉、武威太守、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等职。

多次赢得对外战争,招抚外族,促进边境和平,功勋卓著,与段颎并称凉州三明,自然也不可小觑。

而张温,虽然没有什么突出战绩,但是能够担任司隶校尉这等重职,自然不是易于之辈!

董卓呢,虽然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对外族征战也取得不少战绩,但是为人刚愎自用,自持勇力,属于优点和弱点都很显著的人。”

黄药师捋了捋脑海中关于张奂三人的信息,思考了片刻,方才上前躬身回答。

“汉高祖刘邦曾言,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依我所见,药师你也不差。那你说说,张奂等人能够平定黄巾之乱吗?”敖臻听后笑了笑,继续问道。

黄药师思索片刻后道:“从汉庭出兵开始,就注定了黄巾之乱会被平定。”

听了黄药师肯定的回答,敖臻不由感兴趣的道:“何解?”

听到敖臻的询问,黄药师干净利落的回答道:“依我之见,黄巾之败有四。

其一起事过于仓促,根据听风传来的消息,太平教完全是被世家豪门给挟裹了。

那些世家豪门为了转移汉帝刘宏的注意力,大力支持黄巾发展,方才让黄巾之乱声势如此浩大,但黄巾军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却是最大的弱点。

即使如今张角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培养训练军队,但没有几年时间,很难培养出精锐的军队,显然汉庭不会给黄巾这个机会。

其二则是黄巾自绝于世家,在大汉这片土地上,世家豪门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知识、武力以及资源。

张角等人均分土地的政策虽好,但却自绝于世家,更不用说他还让黄巾军不断地攻击世家豪门获取资源,以供黄巾军的发展了。

而受到世家豪门敌视,黄巾军想要攻破城池的几率就很小了,尤其是各郡城。郡城坚固非同一般,还有禁制守护,更有世家豪门的强者守护,基本没有攻破的可能。

无法攻破城池,就无法大量的资源。没有世家豪门子弟的帮助,就无法治理攻占的地盘,无法获得更多的收益来支持扩张。

其三就是黄巾军的地方太大,难以进行统一管理,无法集中优势,相互配合,很容易就会被汉庭大军集中力量逐一击破。

其四呢,就是汉庭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军,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统兵作战能力,军事指挥才能,战术计谋运用等,都远高于黄巾军首领。更不用说士兵的精锐程度,后勤保障之类的差距。

仅此四点,黄巾之乱被平定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听到黄药师的回答,敖臻就知道,平日里黄药师没有研究黄巾军的事。不过看着黄药师自信满满的样子,敖臻知道他还是太自傲,需要敲打敲打才能真正排上大用场。

于是,敖臻侧头问李应道:“李应,你怎么看?”

李应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肃声道:“神君,关于药师兄的话,属下不敢苟同!”

“哦!”敖臻不由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色,“你仔细说说看?”

李应整理了一番思绪,沉声道:“药师兄,说的四点确实是黄巾军最大的弊端,但是黄巾的优势却丝毫为提,我以为黄巾军优势有四。

其一,人多势重,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虽然颇偏,但却有几分道理。黄巾军如今席卷八州,参军者数以千万计,量产产生质变,就凭这些黄巾军,堆也能堆死平叛的军队。

其二,均分土地,收刮财富。黄巾军均分土地之后,虽然自绝与士族,但是却拉拢了海量的贫寒百姓。百姓想要保住土地,就会拼命帮助黄巾军取得胜利。

而攻破世家豪门之后,黄巾军得到了世家豪门无数年积攒的财富。虽然分给贫寒百姓不少,但真正修炼用的资源却都被黄巾高层收集了起来。

凭借这些资源,黄巾军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强者,或者是精锐的军队,进一步拉进与汉庭的差距。

其三,地盘广大,战争纵深自然也大。能够不断的以地盘换时间,积攒更多的力量,越往后力量就会越集中。

而汉庭因为需要驻守地方的关系,越往后,大军就越少。因此,到最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越小,甚至会反过来也说不定。

其四,黄巾首领实力强大。黄巾首领或许论军事指挥、战术计谋不如汉军将领,但个人实力却是不弱,足以拉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一点拙见,还请神君和药师兄予以斧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