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94章 重磅项目(2/3)

究技术图纸的唐运红说,“老唐,春风科学院要和长飞厂合作搞大运了,我想让你当总设计师。”

一句话把唐运红震得手里的画笔掉了,也让钟卫国大吃一惊,这么个小年轻怎么能当总设计师呢。

春风科学院投入资金,联合长飞厂、63所、长安航发厂,组建华夏春风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上次会议的最大成果。

从名字可以看得出来,这家有限责任公司地位非常重要,是唯一以总部集团名字命名的企业。

这家公司是实施一切商用飞机项目的主体。

姚远看着愣怔的唐运红,“老唐,你敢吗?”

“敢!”唐运红下意识地说,“有什么不敢的!是,是要造大飞机?”

运-10的夭折是国人的痛,更是唐运红这些从事大飞机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是的。”姚远干脆利落地说,“造可以媲美波音-737的大飞机,造我们华夏人自己的波音-747。”

唐运红下意识地问,“经费有保证吗?”

运-10是怎样夭折的不是秘密。

当初项目团队申请8000万华夏币进行后续的研究,那时样机已经完成高原试飞了,就差临门一脚。可惜,区区8000万华夏币的经费申请被打了回来,理由是没钱。

这么大一个国家再困难,财政也不会拿不出区区8000万元来。

运-10项目下马,研究团队解散,有的转去搞军机,有的另谋他路,有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湮没在历史之中。

让人愤怒的是,所有的技术资料都没了,如果说这背后没有人里通外国搞鬼,谁都不信。就在运-10下马第二年,上飞厂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了协议,组装生产-80客机。

明明快有自己的大飞机了,却重新回到替别人组装生产的道路,令人愤慨,可悲可叹可恨!

这是外国飞机公司对华夏航空制造业的绞杀。

唐运红不知道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他只知道因为经费断了,运-10不得不下马。

他忍不住说,“姚院长,大飞机研制不像其他工业产品,不但需要持续性的庞大资金投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从生产出样机,还要进行一系列的适航试飞,光是这个过程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顿了顿,他说,“如果希望尽快获得收益,我建议还是算了。”

他知道春风科学院是企业性质的研究机构,他们要依靠自己造血来维持,他们是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一个十年之内都不会有任何收益的重资金项目,不符合企业的性质。

唐运红这么说也是为姚远着想。

姚远坐下,说,“我慎重考虑过,春风科学院已经决定将第一个项目定为商用大飞机,长飞厂、长安航发厂和你们63所也同意了。经费由春风科学院一力承担,你不需要担心经费。”

他拿出春风商飞的项目账户复印件递给唐运红,“第一笔资金已经到账,八个亿,全是大飞机项目的经费。”

姚远比出了一个“八”。

这是姚远在远大电器里去年一整年的分红,此前这笔钱全部划拨给春风科学院的。

唐运红被一连串的“0”震傻眼了,刚刚给了长安航发厂3个亿,现在又拿出8个亿来,这个姚院长到底有多少钱啊!

最关键的是,这是实实在在的8个亿!

唐运红竭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又问,“我担任总设计师,怕是,怕是不合适……”

“合适,63所同意,长飞厂也同意。”姚远一句话打消了唐运红的顾虑。

唐运红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好,好,我有信心,八个亿够了,完全够了,我一定能把自己的大飞机搞出来!”

“老唐,关于经费的使用,有几句我要提前跟你说。”姚远严肃道。

唐运红连忙坐直了腰板,立军令状一般道,“你放心,我保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大幅缩减行政开支,把钱都用到试验上!”

“我就怕你这样。”姚远摇头说,“我要跟你说的是,放心大胆地花,只要是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用钱解决,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研制工作上。八个亿算什么,后续还有好几个八个亿,经费上不封顶。”

他盯着唐运红的眼睛,道,“我只有一个要求,我们的大飞机首飞当年,一定要比同期的外国同类机型要先进,能做到吗?”

唐运红仅仅思考了几秒钟,果断地说,“可以,我可以立军令状!”

“好。”

姚远知道,唐运红酝酿已经不是一两年了,他完全有这个能力。

姚远说,“我买了两架二手飞机,一架是空客的-320,一架是波音-737,都给你们用作拆解研究。”

-320是新型号,代表的是当前世界上客机的最高水平,波音-737更是一代名机,市场霸主。

这样的研制条件比此前的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