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4章 所以,这钱怎么花呢?(1/2)

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不出意外,这大概是李二两口子这辈子听到最雷人的言论了。

说白了,这树多不多种没事,可这孩子,绝不能少生啊!

这要孩子都不生了,地谁来种,建设谁搞,国家,又哪有税收?

尤其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少生孩子多种树,简直……

如果此刻陈远在面前,李二觉得自己一定会上前狠狠的踹他一脚。

狗东西,少生孩子多种树,叫你少生孩子,叫你多种树,看老子不踹死你!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取消农业税这件事,他还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取消了农业税,一个国家居然没有垮掉,就很神奇。

长乐却是没太关注这些。

没吃晚饭,她也有点饿,所以烧烤闲聊的过程中,她也胃口大开,小嘴不停。

等差不多,擦了嘴,又把体温计拿了出来。

这玩意也满新鲜的。

要说宝贝,那绝对是宝贝,甩那些昂贵的西域琉璃不知多少条街。

可要说实际意义,视乎也就那样。

毕竟这玩意一般用不着,用得着的时候,已经病了。

关键它也不是药,发现问题,却解决不了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跟手背也差不多。

因为要是发热,手背探一下额头,大抵也是能感觉到的。

所以,也仅仅只是新鲜,最后,被长孙皇后收入囊中。

……

翌日,长安。

李二没动,如前一日一般,早早的,便出宫门来到皇城尚书省,亲自坐镇,发行国债。

还是很讲究的。

虽说发的不是国债,是人情世故,但是,他没想过要赖账。

尽管他其实也不知道到时候哪来那么多钱还债。

他很认真。

国债,一千贯起,三年期,利率百分之二,每卖出一份,不多额度多少,不论身份贵贱,他都会亲自签发凭证。

这钱,自然也是很多的。

还是那句话,这可不是债,这是,人情世故。

皇帝的人情。

皇帝的世故。

那还不赶着送?

能让皇帝欠人情,能当皇帝的债主,那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

再加上一些七七八八的其它考量,别看舆论沸腾,争论不休,这赶着上门送钱的富商贵胄,却是多如过江之鲫。

以至于他都没想到,这长安城的有钱人,居然这么多。

然后,少了也不行。

那些商人也就罢了,一千贯,一万贯,量力而行即可。

可那些王公贵族,一千贯,瞧不起谁呢?

我是差你那一千贯的人吗?

就这点,是你好意思拿出手,还是我好意思签收?

尽管李二表示,他其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千贯也不是小钱,只要来,他就收。

但是,那些王公贵族还真就不好意思,起步都是一万贯。

也因此,这尚书省外押送铜钱的车辆,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上。

蔚为壮观。

永嘉安排的人也在其中,不过却是以枟阳县公的名义。

李二就很难受。

因为这钱,进来实在是太多了。

原本他想着,有个几十万贯就可以了。

几十万贯,按每人每天十文工钱计算,可以摇十万人大半年。

可实际情况是,昨天一天就超百万贯了,而真正的大户,还没来。

因为库里钱太多了,清点,搬运,都需要时间。

所以,这钱怎么花呢?

就算想让老百姓都富起来,也不能把工钱开上天啊!

又没那么多人摇,毕竟修路虽然重要,可基本的农业生产,也是不能耽误的。

否则都有钱了,市面上却连基本的粮米都没有,那才是大笑话。

相比之下,陈远就舒坦多了。

一觉醒来,什么都不用管,先搞吃的。

今天想吃面条,却不是那种刀削面,然后,浇头要好,没有肉,或是只有纸片那样薄薄的两片肉,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很是耗费了一些时间。

完事,喂马,喂滚滚,随后,才骑着马儿,后面跟着两只日益机灵顽皮的滚滚,开始巡村。

情况还不错。

全新的分配制度下,村民们热情高涨,处处热火朝天。

而总的来说,劳动力是富余的,因为耕种的地只有一千多亩,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两亩出头。

况且,地里也不是一直都有事的,所以村委会的组织带领下,保证村子正常运转的核心建筑,超市,已经在施工建造当中。

另一边,官道进来的路,也已经按照规划,破土动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