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封王(两章合一)(3/4)



“是,臣到达鄞州后,立即去了睿王的灵堂,顾澜和容五殿下为臣开棺验证,确认睿王已经毫无生机,臣怕有异,特意为王爷守灵一晚,又留下了一名手下才回京,而臣的手下比臣晚两日,他亲自看见睿王的棺椁——”

“好了,不必赘述。”

容璟忽然打断了谢昀要说的最后两个字,深吸一口气,浓墨般漆黑的桃花眼,泛起了一丝血色。

“他竟,真的死了。”

他的声音更加沙哑。

谢昀很是疑惑,他还以为以皇帝那样多疑的性格,会盘问他种种细节,甚至再派人仔细调查。

没想到,皇帝只是听他说完,就相信了他的话。

一时之间,谢昀有些不知所措。

容璟定了定神,摆手道:“景栖,你可以退下了。”

谢昀温润如墨玉的眸子锐利了两分,他又一次跪下,将袖中的卷宗案牍呈上。

“臣还有一事禀告陛下!睿王临死前告诉顾澜,他曾怀疑苏家与李元驹有关,这些,都是他找到的证据,和顾澜审讯李元驹得到的证词。

苏家是太后的母族,此事涉及太后清誉,臣请陛下严查。”

容璟居高临下的望着谢昀,眼神晦暗莫测。

“谢昀,丞相,是你的老师。”

谢昀抬起头,轻轻地开口:

“臣更是皇上的臣子,大燕的子民,而且臣还认为,睿王的死与苏家有关,顾澜曾将刺杀睿王的刺客查明身份,发现他们并不是魏国人,其中有三人,都是苏家庶出一脉的远房亲戚,还与......太子有关。”

“太子?”

谢昀毫不犹豫将太子卖了:“臣不敢隐瞒陛下,太子殿下刚才,以储君之位威胁臣,要臣不要弹劾苏家。”

容璟冰冷俊美的脸,更加阴沉。

一旁的张奉才忽然跪下,磕头道:

“陛下,刚刚谢侍郎在西华门,太子殿下的确......与他议论事情,但是不是为苏家求情,臣真的不知道。”

容璟的眼神幽冷异常,低沉的反问:“你认为,是太子和苏家,害死了睿王。”

“臣亦不确定,但太子的确对臣说,苏家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谢昀的每一个字,都不带有自己本身的情绪。

他像是一个静默的叙述者,仿佛没有任何立场。

他在赌,

赌哪怕是早已抛弃了为人情绪的皇帝,也会为自己兄长的死,而产生一丝悲痛,一丝心软。

而容璟的眼神告诉他,他赌对了。

一瞬间,容璟的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深深疲惫。

他说:

“朕会仔细调查此事,若此事,真的和太子有关......”

谢昀连忙跪地劝道:“太子是一国储君,陛下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怒动摇国本,何况此事还需调查——”

容璟的声音很低:“景栖,你若有时间,便去一趟容祁俊那里,替朕看看,他是不是还和之前一样蠢,若聪明些了,便考考他的学问,可有什么长进。”

谢昀立即道:“臣必尽心辅佐二殿下。”

容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在这一刻,他似乎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个普通的兄长,父亲。

谢昀的眼神也很是复杂,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皇帝。

“你知道吗,睿王让朕封容珩为王......朕,看在他已经死了的份上,满足他的遗愿。”容璟深沉的说。

谢昀还不知道,自己来之前,妙嫣已经劝说了一波。

他只是感觉,今天的一切都很是顺利,皇帝似乎不用他开口,就自己劝说了自己。

“那皇上,要封他为什么王?”谢昀问道。

谢昀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传闻。

据说,容珩三五岁时,先帝就想将他封为——燕王。

这封号与国号一样,实在太过尊贵,当时群臣反对,连潇妃的父亲平南侯老侯爷都跪下进谏,先帝才因此作罢。

不论如何,皇帝不会将容珩封为燕王。

同时,谢昀也明白,皇帝就算是封容珩为王,也只是因为南境的复杂情景,睿王世子年幼,不可能让容允浩去南境主持大局,而此时南境军中,又都信服顾澜。

所以,容珩这个王,是用来制衡顾澜的。

皇帝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俩人已经搞到一起去了!

许久,就当谢昀以为容璟并不会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容璟开口了:

“湘王。”

“襄?辅佐陛下,公举大业——”

“潇湘的湘。”

他妥协了,封容珩为王,

却要用这个封号提醒容珩,永远不要忘了,曾经潇湘宫发生的一切。

------题外话------

这章......我尽力了,也不知道写的明白了没有,最近几章都在写配角,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