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一章 《永乐大典》开展(下)(2/3)

感了。

不过总体上这种模式还属于创新的初始阶段,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一种雏形。

毕竟一来第一视角很容易引发晕眩,二来民间拥有高解析力或者m设备....直白点说就是昂贵设备的用户也并不多,技术投入成本和回报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而对于各路官媒来说,如果能较先进入场馆参观,那么无论是新闻的一手性还是对观众的吸引力显然都是很强的。

根据原本的规划。

展览的开展时间是上午的八点半,川省观察的入场位次在所有媒体中排名十九,在与大众入场时间结合后差不多是十点半左右才能进场。

眼下徐云将陈珊珊的进场时间提高到第三,无疑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就在徐云和陈珊珊闲聊的时候,顾群青匆匆从远处走了过来,一副有公事要说的模样:

“徐博士!”

陈珊珊见状很识趣的朝徐云说道:

“小徐,摄制组那边还有些事儿要忙,我就先不打搅你啦。”

“对了,别忘了位次的事儿,有空的话会后我请你喝豆汁儿!”

徐云也朝她挥了挥手。

待陈珊珊离去后,顾群青来到了徐云身边:

“徐博士,国博这边来通知了,十五分钟后开展。”

徐云微微颔首,转头看了眼媒体通道的另一侧:

“游客怎么样?到了多少?秩序没问题吧?”

“秩序方面一切正常。”

顾群青先解答了徐云后一个问题,只见他轻轻一笑:

“毕竟《永乐大典》展览需要网络报名还有接收验证码上传车票啥的,初始难度上就排除了一些...唔,低素质占比比较高的人群,所以入口的秩序保持的还算不错。”

“至于到场人数...目前通过北门西侧核录的游客数是1040多人,这个数字相对是比较符合...甚至有点超出预期的。”

徐云心头顿时微微一松。

这次《永乐大典》的展览涉及到了m体验,因此国博方面对参展游客进行了轮次规划,区间上是半个小时一轮,每轮游客150人——展会时间是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六点半,中间轮班无休。

同时每个游客的轮次都有随同短信下发,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到场。

譬如的进馆时间是下午三点半那轮,即便是保险起见也就顶天会在下午一点到场,不太可能八点多就立马进场。

这种情况下此时到场的人数已经破千....只能说民众对于《永乐大典》的好奇心要远超徐云和国博原先的预期,有人宁愿在休息期坐几个小时板凳也要先到现场。

随后徐云想了想,又对顾群青道:

“卢潇博士那边呢?”

“卢博士从昨晚就待在主控室了。”

提及卢潇,顾群青的脸上不由多了些许无奈:

“其实到了这节骨眼,咱们该做的已经都做的差不多了,就和高考一样,考前几个小时努力有啥用呢?”

“不过卢博士这人太执拗了,说啥都要再检查一遍代码,我劝了几句见他没怎么听就放弃了。”

看着不停摇头的顾群青,徐云的心中倒是感慨居多。

作为一名经历过当初核爆的人型自走水冷,徐云在副本中没少见过这种情况,这其实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顾群青之所以会感到无奈,主要还是因为他此前从事的是药企工作,大部分项目在发布之前就已经落实到不能再落实了,未知的只是市场的反馈而非自身流程的风险,因此观念上略微有点差异而已。

如今按照华盾生科的发展趋势,今后这类的事情估摸着不会太少,久而久之他应该也就习惯了。

总而言之。

到了这一步,局面上的问题差不多就都已经处理干净了。

剩下的便是.....等待开展!

..........

在徐云与顾群青对接信息的同时,展馆外部....也就是国家博物馆北1门西侧入口的位置上,此时亦是热闹非凡。

足足近千名不同年龄的不同男女聚集在了展馆外,有序的排成了数条长龙。

这些游客几乎人手拿着一架手机或者云台,不停地向四周拍摄着展会的盛况。

他们中有些只是单纯拍照分享到朋友圈或者qq微信群,有些则是粉丝体量不一的o博主,有些则是各大平台的主播。

王通与张莹二人赫然在列。

“真热闹啊......”

王通随手刷了刷抖音,指着某个直播间对女朋友说道:

“老婆,你看,这个主播的粉丝才40多人呢,挂了个直播《永乐大典》的房间标题,在线人数都快破200了。”

张莹探头瞅了几眼,发现还真是这样。

如今随着互联网直播管理条例的严格,很多直播间都已经没法像当年那样随便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