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消息(2/2)

已。

在前面安顿了事,又转了一圈,周安民这才回到后院。

听闻动静的朱慎锥从屋里走了出来,见到朱慎锥,周安民冲他微微点头,同时给他使了个眼色。

朱慎锥会意,跟着周安民去了堂屋,进了屋两人坐上,周安民朝外看了一眼,朱慎锥告诉他姐姐和外甥都在正屋呢,周安民这才放下心来,压低声音和朱慎锥说起了话。

正如朱慎锥想的一样,今天周安民一早出门正是为了李虎的事。他进了一趟平顺城,去了锦衣卫在平顺的据点打听了关于李虎的消息。

运气不错,这个事恰好有人知道,周安民把人约到城里的饭馆喝了几杯小酒,没花多少气力就把消息给掏了出来,问清楚后,他片刻都没耽搁就回了驿站。

按照周安民打听来的消息,李虎的情况基本属实,李虎的确是之前大同镇左卫前副守备邓国忠的家丁,身上挂着小旗的军职。

邓国忠战死后背了黑锅,李虎为邓国忠鸣冤叫屈受了牵连,夺了军职不算还被发配到了武乡当了矿徒。

说起这个事,周安民也是有几分唏嘘,大明如今文贵武贱,哪怕锦衣卫知道这事的真相却也没有办法,邓国忠背黑锅是各方的决定,就算万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难道皇帝能为一个已经死了个区区副守备和一群文官翻脸不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委屈邓家了。

至于李虎完全是池鱼之殃,假如不是他到处为邓国忠鸣冤叫屈的话,人家也不会出手对付他这么一个小虾米。

被剥夺军职发配武乡当了矿徒后,李虎在矿上呆了几年,前不久矿上发生了一次矿乱,李虎带着一群矿徒在冲突中杀了矿上的几个矿丁管事,随后一群人又抢了些东西就跑得无影无踪。

这个事原本算是大事,毕竟矿徒杀矿丁和管事等于是叛乱了,何况杀的还是矿监的人。

一开始矿监大怒,集结手下矿丁抓捕逃脱的李虎等人,可谁想当过低级军官的李虎居然躲开了追捕,东躲西藏一直都未被抓到,也不知道跑去了哪里。

当时锦衣卫那边也出动了人,这是因为矿监的要求进行协助。不过锦衣卫对这个事并不上心,锦衣卫和矿监原本就属于两个机构,仅仅只是看在面子上应付差事罢了,随便派了几个人去了解了下情况,出面转了几圈就回去了,要不然凭着他们锦衣卫的本事,李虎这些哪里那么容易跑掉?

就这样,三个多月都没查到李虎等人的下落,这个事就成了悬案。矿监虽然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虽然矿监可以把这事闹大,直接请知府衙门甚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出面捉拿李虎等人,可一旦这么做了这事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一来,文官集团本就对万历皇帝在地方设置矿监极为不满,这个事要给知府衙门甚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得知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文官集团非但不会帮忙,反而会借题发挥,直接上书皇帝指责矿监害民,激起民变。

二来,作为皇帝派遣地方的矿监,一旦因为这事被文官抓到小辫子,先不说李虎能否捉拿归案,反正矿监是肯定落不到好处的。到时候不仅要承受来自文官的攻击,就连皇帝也护不住他,说不定矿监的肥差就这样丢了,弄不好还得倒大霉。

考虑到这些,矿监也是投鼠忌器,无奈只能硬生生把这个事给压了下去。反正被打死的几个矿丁和管事都是矿监的人,这些人又不是正式的官吏,死了就死了吧,只要差事还在,矿徒要多少有多少,跑了李虎这些人,不直接扯旗造反闹大就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含糊过去也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