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2第四十章 前尘往事(下)(2/3)

了听众的耳朵。林微微屏息聆听,一直到曲毕,才回神。

抬头,发现老先生瞧着自己,她有些不好意思,抓了抓头皮,忙解释道,“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没有之一。

“我也喜欢。”

“您也喜欢音乐吗?”

“年轻的时候,我学过钢琴。”

啊,她吃了一惊,在网上看过他年轻时的军装照,那刚毅坚韧的样子,让她还以为他只会行军打仗呢。

“其实我也学过,我妈妈是音乐老师,不过,我没有天分,所以就半途而废了。”

她的话再度带动了鲁道夫的思绪,他想起以前她曾悄悄地站在门口,偷听和他和玛丽公主四手联奏的情景,往事如烟,飘渺得叫人抓不住啊!

不话的时候,气氛有些严肃,于是林微微没话找话,道,“我没想到您会亲自来柏林。”

鲁道夫道,“这里有很多珍贵的回忆,年纪大了,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来这里。”

这话得有些伤感,林微微忙道,“您身体这么健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听她拍马屁,他不禁失笑。

见他笑,她也咧开嘴,露出个笑容。

“微微,你……和我你的近况吧。”鲁道夫忍不住道。在那年代,得知她是从后世穿越来的人,他曾一度很好奇,穿越前的她是什么样子的,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没想到,上帝开了个玩笑,竟让他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了,心里难免百感交集。

“我啊?”她想了想,道,“还在念书,是洪堡大学的学生。”

“还是学历史吗?”他问。

闻言,林微微眼底闪过惊讶,“您怎么知道的?”

不心漏嘴了,于是,鲁道夫掩饰性地端起咖啡喝了口,道,“是弗里茨的。”

见他把话题引到弗里茨身上,林微微便顺风推舟地问,“您是怎么认识弗里茨的?他不是失忆了吗?为什么还会记得您?而且还只认识您?”

呃,这该怎么回答呢?鲁道夫思虑了下,道,“是战友……曾经战友的孩子。”

“原来如此。”她恍然大悟,但转念又觉得奇怪,追问,“那他怎么会没有身份?”

“因为……”不想直接回答,他话锋一转,道,“这来话长。不提他,还是你的学业。”

林微微不解,为什么这老先生对自己的事那么感兴趣,但这念头也只是飞快地掠过心头。

“我还有一学期毕业,我们这学期的课题是研究第三帝国呢。”到这个,她心翼翼地问,“听您的父亲是帝国的外交部长。”

“是的。”

她眼睛一亮,因为专业的缘故,对此特别感兴趣,便问,“能不能聊聊这个话题?”

“可以。”面对她,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鲁道夫停顿了下,道,“我有很多旧时的照片,下次你来威斯巴登,可以给你看。”

“好啊,好啊,”她用力点头,道,“其实,我有看过您年轻时的照片,很神气。”事实上,她更想,很帅气。

闻言,他微微一笑,道,“是啊,青春年华,总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人和事。”

林微微有些好奇,见他这么和蔼,便将心中的疑问一下子问了出来,“作为一个曾经的帝**人,您是怎么看待现代德国的?这里有那么多的移民和外来人口,和当初走的路线完全不同,您能接受吗?还是会觉得不舒服?如果您孙子找了个亚洲人,您会愤怒或者失望吗?”

一连串的问题从她嘴里脱口而出,鲁道夫淡定地放下咖啡杯,缓缓道来,“帝国刚战败的时候,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父亲在纽伦堡审讯中被判绞刑,而我自己也坐了三年的牢。在那个年代,社会的走向如此,我们从接受纳粹帝国的洗脑,虽然父亲是高官,可我也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深爱自己祖国的人,再没什么比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重要的了。后来,45年德国败了,纳粹被推翻,我们曾信以为赖的信仰和世界观也随之被颠覆。全国上下实行去纳粹化,教育和政治体制全部改革了重来,每个人都急着和纳粹撇清关系。帝国曾经的辉煌,也随着那一堆堆的废墟,埋入黄土。看着德国一步步发展至今,打开国门,面对世界,不用武力却依然是公认的列强。我只能,我很骄傲、很自豪成为一个德国人,即便这个国家曾有一段黑暗的历史。正是这段历史,让人们看清了人性的黑暗,推动了思想的发展,让德国的将来不会再重蹈覆辙。至于,你的外来移民,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地待在这个国家,我不会排斥他们,毕竟现代推崇是全球化。从另一个角度来,如果没有土耳其、没有希腊、没有罗马尼亚,也许我们国家的物价会更贵,工程建造的速度会更慢。”

纳粹是个敏感话题,因为耻辱、因为羞愧,更因为受着良心的谴责,所以很多经历过的老人选择逃避,即便面对自己的子女都闭口不谈。很难得,鲁道夫却愿意敞开心扉,和她这些肺腑之言。

林微微细细地品位着他的话,不由感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