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1、木秀于林(2/2)

头,当日便去卫府访卫青。

二人施礼完毕,分宾主落座。郑当时对卫青道:“将军可知何为市恩?”

卫青大惊,郑当时一言切中要害,说的正是他将皇帝赏赐分给下属的事儿。市恩之举,确实很引起为君者的猜忌。卫青急忙起身长揖道:“庄兄一言,如当头‘棒’喝,卫青醍醐灌顶,拜谢庄兄!”

郑当时:“卫将军果然聪慧过人,闻一言便知郑某之意。市恩者,谓以‘私’惠取悦于人,犹言买好。是为人臣者最不该犯的忌讳啊。”

卫青:“郑兄所言极是,卫青年少轻率,犯了大错。”

郑当时:“眼下将军正受陛下宠信,这也不算是么大事儿,郑某提醒将军的意思在于日后,四路人马同时出击,三路铩羽而归,只有将军初战告捷,独占头功,想来日后陛下必定会更加倚重将军,到时候将军手握军权,看似风光无限好,实则高处不胜寒啊!皇帝最为倚重之人恐怕也会是皇帝最不放心的人,将军掌军不亚于在刀尖起舞啊!”

卫青:“庄兄肺腑之言,青感‘激’不尽。庄兄为人处事有古人先贤之风,卫青能得兄长不弃,实乃三生有幸啊!”

郑当时:“唉!仲卿过誉了!自古贤臣者不避斧钺,铮铮铁骨,当时不才,没有做到啊!我看仲卿才是百年难遇的贤臣良将,郑某之言如果能助仲卿,我也心中大慰。”

卫青拜谢。

郑当时:“将军英才天纵,必会立下不世之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军身处高位,更应该谨小慎微,以免受到小人谗言陷害,困顿于无形的羁绊啊。”

卫青称诺,自此愈加敬重郑当时,郑当正直、廉洁、敢于直言,颇具有侠义‘精’神,虽然也曾经迫于强权曲意奉承,但总的来说,无愧名臣之名。

皇帝除了赐爵封赏,还准卫青三日假期,在家中享受了天伦之乐。公孙敖被贬为平民,卫青放心不下,安顿在旧日的卫府中,有卫家上下好多故‘交’熟悉之人在一起,公孙敖也心情顺畅了好多。

上林苑。一顶宽大的行军帐篷,充作皇帝的御帐。

皇帝居上首,卫青、公孙贺、李息等一干将军,还有苏建、张次公、郭昌、荀彘诸多校尉围坐成一个大圈子。

皇帝道:“国人不知我汉军底细,在座的诸位想必一清二楚吧?我汉军是有数十万,可真正能拿得出手骑兵不多,首战之役,骑兵四万,那就是我汉军的多半家底儿啊,就这一仗,折损近半,朕心痛啊!今天,你们都来说说,此战有何收获。”

卫青道:“陛下,此战意在展示我大汉抗击匈奴之决心,就这一点而言,目的达到了。我汉军首次大规模进入匈奴境内,虽然遭遇挫折,但也有所收获。”

皇帝:“你卫青真刀实枪的打了一仗,当然有所收获,就是公孙将军,也所有收获啊,至少跑了一趟塞外,见识了一下草原大漠。”

公孙贺面‘色’微红,有些羞惭之‘色’,沉默不语。

卫青:“我军损失惨重,是实力不济之故,而攻击龙城之军队,虽然侥幸有所收获,但依然暴‘露’出了极大的问题。”

皇帝:“只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不怕有问题,最怕的就是不知敌人也不知自己。骁骑将军说说,汉军的问题是哪些。”

卫青:“我骑兵出上谷,往返龙城一个来回,将近八百里,无一人掉队,无一匹战马体力不支,这说明我汉军军士身体强健,军马也能满足骑兵告诉行军所需,陛下创建一支‘精’锐骑兵的愿景指日可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