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4、老将李广(2/2)

不停叩首,声嘶力竭:“老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出征,哪怕是让臣作大将军马前的一名小卒也可。”

皇帝心中不忍,上前扶起李广,道:“老将军,朕准了,朕封你为前将军,你就随大将军一起出战吧!”

李广喜出望外,又要跪下谢恩。

李广喜形于‘色’,高兴地远去,皇帝却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李广毕竟年纪大了,走的时候步履蹒跚。皇帝叹了口气,对身边的近‘侍’道:“朕一时心软啊,李广,真的是老了,朕封他这个前将军,是给大将军添了麻烦啊。”

即刻又召来卫青,皇帝道:“李广老将军来找过朕了,朕架不住他的再三请求,答应封其为前将军,只是老将军年事已高,屡屡出征有运气不佳,大将军临阵之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使其独当重任,更不可正面迎战匈奴单于,以免其晚节不保,影响整个战役。”

卫青道:“陛下,李老将军在军中威望甚高,且‘性’情刚直倨傲,有了陛下金口‘玉’言册封的前将军一职,臣倒是恐怕难以拒绝其充当先锋的要求。”

皇帝:“此事皆因朕的一时恻隐之心,朕赐你一道密旨,必要时可以此来说服李广。”

卫青:“如此甚好!臣谢过陛下。”

李广在军中威名远扬,而且颇具悲剧‘色’彩,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不对其敬重外加一丝同情,有李广在麾下,并不是一件好事儿。所谓投鼠忌器,李广勇猛,可做披坚执锐的先锋,同时李广的固执和威望也会让统帅左右为难。

汉军在边郡集结,‘抽’调军中最为‘精’干的军士作为斥候,分数十路深入草原刺探消息,大将军有令,遇到小股敌人可见机行事,最好能俘虏几个活口回来。

很快,侦骑回报,匈奴大单于位于定襄正北面的大漠以北,霍去病随即领军便要出塞,还未成行,又有斥候归来,带来了匈奴大单于本部的信使,汉军严刑拷打,又许以利禄,这些匈奴人终于张口了。信使称伊稚斜此时在东边,于是霍去病便军出代郡,大将军从定襄出塞,两人各领五万骑兵。皇帝钦点的老将李广任前将军,率军先行,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年轻的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精’兵强将尽归骠骑将军,霍去病集合全军,不分旁支,像一个攥紧的拳头直捣敌人心腹。

担任后勤补给任务的五十万民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随霍去病从右路出代郡,一部分随大将军从左路出定襄。

匈奴侦骑匆忙报告王庭,伊稚斜得知汉朝倾全国之力来攻,十分惊恐,急忙叫上赵信,来到中行说的帐中。中行说此时已经卧病在‘床’多日,气息奄奄。

中行说见伊稚斜和赵信前来,挣扎着起身,道:“大单于,塞北苦寒,老臣的这身子骨恐怕是撑不下去了,老臣殚‘精’竭虑,半生残躯为大单于出谋划策,可惜我大匈奴屡屡落败,老臣实在是羞愧啊。”

伊稚斜:“先生何出此言?我大匈奴落败,乃是卫青所致,若不是有先生,恐怕连漠北这点容身之地都没有了,是我作大单于的内疚才是,丢了漠南的大片草场,让先生身处这草稀天寒之地,我才真正应该羞愧。”

中行说摇头:“大单于英明神武,从善如流,是我大匈奴难得的一代英主,我大匈奴之败,皆因实力不济,也是因为汉朝经过多年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老臣听说汉朝皇帝举全国之力,要攻我漠北,臣虽然是一个废人了,但也想为大单于出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