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2艰难的抉择(2/5)

被人是为做皇帝妾的孙女抢上位、为还没生出来的曾外孙抢皇位,韦相公伟岸、慈善的身影俨然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韦知勉想要的好名声、政治资本,不能一样没捞到,也给打了个对折再对折。想拉拢人没拉拢上,反倒让人他这老货太混蛋,拿大家当枪使。萧复礼也对他不满了起来,认为这个老头有问题。

萧复礼的治国理念是郑氏父女给他灌输的,郑靖业比较务实,郑琰还有些后世思想的影子,两人站在萧复礼的角度去考虑,早把利弊给分析得清楚了。郑靖业是靠老皇帝的政策起家的,当然不能拆自己的台,也要防止自己下台之后被反攻倒算。郑琰更是希望打破世家、世袭勋贵的壁垒,也是防止萧复礼有萧令先那样的思想,清算了她。这两人的影响之下,萧复礼脑筋又很清楚,自是不肯站到韦知勉那一边。

更兼池脩之和李幼嘉两把尖刀戳破了韦知勉“画皮”,本来对韦美人还有些好感的萧复礼,心情也复杂了起来。起来他与顾皇后相处得更多,感情也更好,顾皇后又善解人意,既对徐莹的挑衅一直回之以礼,又兼而照顾尚在宫外的钱氏,宫务也打理得好,萧复礼把顾皇后当成知己来的。

到了昭仁殿,顾皇后正在做针线,见萧复礼来了,放下手中活计迎了上来:“穿这一身儿怪沉的,累不累?”看着宦官宫女给萧复礼除了衮服,也上前给摘几个物件。

萧复礼道:“你还用自己动手吗?”

顾皇后道:“在家里只学了一点儿,做得慢,这才一直做的。闲着也是闲着,就怕手生。大郎这是累着了?”

萧复礼道:“他们吵呢。”

顾皇后也不问吵了什么:“他们吵,您听着,总归要您来主持公道不是?”

“这公道可不好主持。”萧复礼对女人的看法倒是很开明,朝上的事情难免与妻子一,一长一短了韦知勉的话。顾皇后听了也是心中复杂,这袭爵呢,她倒宁愿赞成韦知勉——她娘家现在也有了个应国公的爵位,自然是想袭下去的。可这嫡庶呢,顾皇后心里感激起池脩之李幼嘉来了,又觉顾宽这个叔祖年轻诙谐也顶了大用了。

“我是深宫妇人,又年幼,不敢妄议朝政,更不敢向圣人游什么的。只是,我却知道,这样的大事,又不是紧急军务,您宁可慢些琢磨,千万稳妥才好。圣人一举一动,干系万千,朝令昔改,于威信有损呢。”

萧复礼往座上一坐:“我是得好好想想。”

顾皇后道:“那我就不打搅你了,这里有好茶果,你先尝尝再去想事儿,”又请示,“你总在我这里,怕后宫不自安,你……”

“这里就很好,我在这里坐坐。”

顾皇后略着急,她还想等萧复礼去前面处理政务,然后找人商量事情呢!她虽然背有家族,还有郑琰、庆林大长公主等人支持,几位美人家世也不弱的,韦美人的祖父还是当朝宰相哩!韦知勉还当朝出那样的话来,怎么着也得商量一下啊!

可萧复礼打定主意在昭仁殿里回血回蓝,一直呆到吃饱喝足,又亲亲老婆的脸蛋儿,还了:“这两天别让我见韦美人了,头疼。”

顾皇后开心于他这个决定,还是郑重地谏道:“韦氏居于深宫,并未发现交通宫外,她也无辜,圣人这……”

萧复礼摆摆手:“你不明白的,凡事要防微杜渐的,她最好无辜下去,彼此还留些余地。”真要让韦氏生了儿子,你这账要怎么算吧,一家之主就得明白个轻重啊。

————————————————————————————————

韦知勉用自身的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什么“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什么叫“雷锋精神”什么叫“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什么叫“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好好的“为权贵服务”生生被弄成了“晚节不保”。真是呜呼哀哉!韦知勉倒也坚强,还没有被气病,挣扎着又起来了。立誓要扳回这一局——坚持、再坚持,只要把这事办成了,有的是支持他的人!

他再在困境,也不能代表萧复礼、郑党等人不在困难。

韦知勉像个顽皮的孩子,捅了个马蜂窝,被大人一巴掌煽到一边凉快去了,可马蜂出动了啊!怎么不被蜇得满头包,是萧复礼与郑党这些人面临的好课题。

马蜂们也在开作战会议。先是各家内部有了一个统一的口径,然后再互相通个气,别到时候岔了,目的一样却不心互扯后腿。大家避过了韦知勉,主要是世家现有的几个当权派对于庶子的待遇问题看法相当传统,怕韦知勉再提。

饶是李神策这样的激进份子,也不好太激进的话了。他发狠的时候也,就该让这群不事生产的东西去受点罪,长进一点,看还挑剔不挑剔了,出个门见个人就像上刑场似的,只因为对方出身不够高!毛病!世家子弟是需要被磨练了,但是这种被别人把保底收益拿走的情况显然与自家人刻意让孩子吃苦不是一回事儿。

然而问题也摆在面前,就像蒋卓的:“此事甚不易办。韦知勉惹火了些人,”他得略含蓄,“必会招致反对的。”

顾鼎哼了一声,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