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回目录

第六十五章 战后追责(2/2)

重要的善后事情去做。&l;/br&g;

城内遭焚烧的房屋,需要重建,罗凡建议调幽州的建设兵团来完成,这事冯道跟罗凡商量过,起初冯道是想鼓励城民重建家园,类似后世拆哪国那种只喊口号的方式,吆喝灾区民众自身的建设家园。&l;/br&g;

民众房屋遭焚,是宣武士兵所为,跟瀛洲府衙以及幽州联邦没有经济上的联系,这是所有人,甚至包括城民也会这样认为。&l;/br&g;

只是,罗凡不这么认为。首先是瀛洲城民建设了瀛洲城,瀛洲居民世代生活的时候,他们又承担起瀛洲城的税赋。他们吃饭时放的盐,瀛洲收取了盐税,他们在务农或经商时,购买的农具或者商品,瀛洲又收取了税,他们在种麻养蚕喂牛,瀛洲又收取了税…&l;/br&g;

现在城内房舍遭焚,是瀛洲府衙防守失职造成的,瀛洲府衙既然收取了民众的税赋,那就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对民众生民和财产的安全保护,所以房舍重建,它是瀛洲市政的职责。罗凡知道后世的拆哪国政府机构,敢侵吞灾区善款,敢挪用灾区援建资金,敢拆除灾区重建的公益校舍…极致时甚至会屠杀揭露真相的民众。&l;/br&g;

罗凡不知道那时的政府机构到底是土匪流氓班底还是酷吏为恶,至少,现在是大唐,罗凡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房舍重建,罗凡这一次没有讲民主,他讲宪法精神,把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到重建的议题上面,这时总得有人站出来,为瀛洲城民说上几句话,追责瀛洲府衙的失职。&l;/br&g;

失职对冯道是个新名词,当初他在撤军之际考虑过这个问题,那时他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撤,挽救无数双方生命,但失去了一座城池;不撤,失去无数生命,却不丢城民的任何私有财产,他那时主张撤军,顺卫则主张用强硬的武力迫使对方撤军,严格按照宪法条款保护卢龙公民似有财产。两人为这个还派游骑专门到沧州向罗凡征求意见。&l;/br&g;

罗凡却因各种原因,并没有给顺卫、冯道明确的答案,而是把这问题转交给宣武他们,期望对方有更好的办法撤兵。可宣武一群人能左右战局的人,并没有站出来为其将士多说一句话,集体选择了沉默,放任战争继续朝扩大的方向发展。&l;/br&g;

可这次战争,因为有了冯道,下令防守瀛洲的士兵撤退,使得卢龙展现出人权大于主权,这场战争并没有因为卢龙公民私有财产而肆意剥夺对方士兵生命的权利,即使是对方普通士兵的生命,也给予充分的尊重。人权之争和宪法规定财产神圣之争商议到这里的时候,顺卫和冯道能理解,但违宪失职之事,确实不争的事实,这个责任冯道愿意承担,也同意由瀛洲府衙负责建立城内烧毁的房舍。&l;/br&g;

冯道和顺卫不在此问题上跟愚蠢的罗凡做过多的争论,明明打胜利且人员无伤亡的一场完美战争,理应庆祝才对,被他这么一搅,反而变成了问责,无功反为过。&l;/br&g;

可瀛洲战后重建的款项从哪里来?&l;/br&g;

罗凡建议发行卢龙府衙债卷。见冯道不懂,罗凡简单的说:卢龙府衙向卢龙公民借钱,借钱需要画押,画的那个文书押鉴,就叫债卷。借钱不是免费的,唐朝还没有利息这一说法,于是罗凡又跟他们讲什么是利息。&l;/br&g;

有了利息,债卷就有了收益,不断从罗凡嘴巴里面蹦跶出来的各种金融名词,把冯道听的一愣一愣,暂时先接受了向公民借钱和支付利息这种基础概念,顺卫则干脆跑出府衙,带军队前往沧州,做他最擅长的事情。&l;/br&g;

这债卷的事情看上去不错,倘若罗凡做成,拿瀛洲被焚房屋自然可以得到修葺,可向民众借钱,冯道张不开口啊,以前只听说过皇室、官家有钱,什么时候听说过民众有钱了。冯道此时的感觉就这好比一个守着粮仓却向讨饭的人去借粮一样,如此行为难免让人啼笑皆非。&l;/br&g;

跟顺卫擅长打仗一样,冯道笑笑把这事撇下了,做他也擅长的事情去,重新规划建设瀛洲城内被烧毁的房舍。这债卷,谁提出来的谁负责去做。&l;/br&g;

罗凡讲了半天,却把身边人都说跑了,他也是极其郁闷,债卷这东西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首先是它的设计,必须独一无二,别人仿造不了,这得请人,还必须是高人。第二是需要印刷,这又需要活字和重新选择纸张,第三才是发行阶段,也就是张口向讨饭的借粮。这每一步都需要很多人配合着才能做完。&l;/br&g;

&l;/br&g;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