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西征(4/7)
点不仅拥有民兵部队还有少量的镇虏军精锐部队协助防守使得这些沿途的居民点除了用于保障沿途后勤线路的安全之外也可以有效震慑沿途尚未臣服的势力。
为了顺利的建立这些居民点镇虏军的行军度并不算快从天山出到攻克俄罗斯设立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第一个城堡用时两个月。
由于此时俄罗斯人刚刚才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因此那些城堡并不坚固多为土木结构这种城堡也许是对抗西伯利亚诸弱小民族势力的用力武器可是当它们面对的是镇虏军的先进攻城武器的时候顿时变得不堪一击往往镇虏军的几轮野战炮齐射过去城堡便已失去作用。
看着那些在城堡附近抱头鼠窜、鬼哭狼嚎的俄罗斯探险队和实物税征收者还有那些骑着顿河马到处乱奔的哥萨克士兵镇虏军中的所有人包括林清华在内都涌起了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不过林清华并未因此而松懈为了保障自己的顺利进军并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他早就给蒙古漠北的马满原和驻守河中地区的哈斯木下达了命令命令他们率领军队同时出击哈斯木继续攻击龟缩在里海一隅的乌兹别克汗国与奥斯曼的联合部队而马满原则率领所部向北扫除剩余的那些俄罗斯堡垒和要塞并切断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人的归路以及他们与莫斯科的一切联系为以后的剿灭行动做准备。
哈斯木的行动非常迅就在林清华的西征大军动身的三天后他立刻动了对乌兹别克汗国残余国土的猛烈攻击在得到由南面而来的盟友波斯军队的支援后哈斯木一举将乌兹别克汗国部队击退并将其进一步向里海海岸一带挤压。不过由于哈斯木的河中地区仍有不少的叛乱势力而且那些向他臣服的小国也忿忿不平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援军也源源不断的渡过里海大举增援乌兹别克汗国因此在取得适当的胜利并保障了林清华西征大军的南方安全后哈斯木立刻改变了战术没有对乌兹别克汗国的残余部队穷追改而继续绥靖地方清剿反对势力并派出少量部队北上掩护西征大军的后方保障西征大军的后勤线使由西域兵站调来的后勤物资能够安全前送。
由于马满原所处的地方为塞北严寒之地因此他的行动时间实际上比林清华与哈斯木晚了两个月当林清华连续攻克了俄罗斯人设立在哈萨克草原上的的三座堡垒之后马满原的军队才攻克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俄罗斯人设立在贝加尔湖附近的的雅库特城堡。
当远在哈萨克丘陵地区的林清华得到了马满原的捷报后他立刻下令嘉奖所有有功将士并将贝加尔湖正式命名为“苏武湖”。
林清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胜利消息完全要归功于第一次马尼拉会盟时由教廷带去的那所谓的“邪恶之物”。
当将那些东西带回去后林清华立刻将那种伏打电池交给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命令他们全力研究和仿制。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再加上多年以来的技术与知识的积累他们只用了半年时间便找到了正确的电解液配方并成功的仿制出了中国的第一个伏打电池。
林清华本来是很期待手摇电机的研制成功的他早在数年前就命技术人员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不过让他感到棘题一直没有得到可靠而有效的解决良好的绝缘材料也没有找到因此这个研究工作便一直拖了下来。
当伏打电池研究成功后这个电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林清华马上决定立即将这种能够自己产生电流的电池运用到军事中去使自己的军事技术再来一次新的飞跃。
这种电池的主要用途便是电报确切的说是有线电报。
经过林清华多年的努力明末大动乱所导致的驿站的极度混乱早已结束整个中国境内无论是冰雪覆盖的蒙古漠北草原还是遥远炎热的海南岛无论是中国的都南京还是远在西域的叶尔羌城到处都有中国驿站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驿兵那策马飞驰的身影。
这种在当时来说非常高效的通讯手段给了林清华相当大的帮助虽然送信的时间实在是长了点儿但却能够保证将全国各地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都及时的报告南京朝廷这些看似丝毫不起眼的驿站为朝廷的正确决策立下汗马功劳。
有线电报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建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是从哈斯木的驻地撒马尔罕城出翻越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沿着那险峻的山谷进入叶尔羌城然后再向着东北方向延伸穿越茫茫沙漠和戈壁沿着那星散各处的驿站一直抵达远在河西走廊的肃州堡。
虽然有线电报成功的向肃州堡回了中国的第一个电报但驿站并未因此而撤消因为沿途的电报线路必须有人长期巡视并及时处理故障而且还必须防备敌人的破坏因此驿站的驿兵立刻转换了自己的身份他们由原来的驿兵变成了现在的通讯保障兵而驿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通讯保障站或是中继站。通讯保障兵们骑着战马背着步枪长期巡逻在沿途的电报线路上他们的存在保障了前方军队与后方指挥中枢的快而准确的联络前方的每一次胜利都有他们的汗水甚至是鲜血。
西征大军也携带了大量的有线电报设备他们每前进一步便立刻沿途设立电报线路虽然那种裹着南美洲橡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