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章 .22(2/3)

,你不会真以为今天这是巧遇吧!”

“那你是特意来找我的?”尤晓莺瞠目结舌,她这个出了青山就默默无闻的人物,那值得省里领导开道的阵仗。

“是也不是,其实我在美国硕士一毕业就回国了,这些年一直同威廉待在香港。呃,威廉是罗城的英名字,他是我在斯坦福的校友。”蒋薇的回答避重就轻,“你也知道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整个东南亚的本土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冲击,如今香港富豪们都纷纷北上内地寻求突破。威廉他家虽然是做实业的,但这两年集团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我们这次回x省,一来是想介绍威廉与我父母正式见面;二来,也是想考察内地的市场环境,落实一笔投资项目。比起沿海的开放程度,x省的经济、交通虽然落后,但威廉看中了省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与集中的廉价人工。”

“这么你现在罗先生家族企业任职?”尤晓莺终于找到了蒋薇给自己违和感的原因所在了。从神态举止上,蒋薇都表现得太像屏幕商战剧中所谓的上流社会名媛,她的语气漫不经心,仿佛这次投资只是顺道,省亲才是重点。一笔成百上千万金额的投资,在她嘴里不值一提。

“差不离吧,威廉他们集团旗下设立了慈善基金,我在基金会里挂职。这次陪他回来,我也是带着使命的。我发起了启动的一项关注贫困山区儿童教育问题的慈善援助行动。”蒋薇清丽的黑眸染上兴奋的光芒,谈起她的事业瞬间神采飞扬,“晓莺,我还得感谢你,这也是受到当年在明桥支教的那段经历的启发。其实,在大学时这个计划就有了初步雏形,但当时的各方面的条件与时机都并不成熟,容不得我发挥所长。硕士期间我又主修了心理学,到香港工作后,我开始加入社会慈善团体,威廉也一直鼓励我重拾这个计划,为山区的失学儿童尽一份绵薄之力。出国时走得匆忙,我能带走的行李不多,但这些年我一直随身携带着我们在明桥库区与那里学生们的合影。”

蒋薇从随身的手包里拿出一张照片,这分明是十年前尤晓莺同她在库区学的集体留影。看得出这些年蒋薇的精心保管,照片还过了一层塑胶,可能是主人常常触摸吧,局部出现了褪色的现象。“我本来就想再到安县、到明桥去看看的。谁知道我和威廉到了青山教育局一提到明桥这个名字,负责人员就,青山还有明桥这所学。我还挺纳闷的,明明记得你写信告诉我库区扩建学校搬迁了。我们托人翻查学校的注册信息,在学校法人那栏看到里的名字我就知道错不了。没想到你没有继续做建筑了,反而办起了学校。所以,我才有机会出现在这里!”

“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不是干建筑的那块料。方远毕业回了安县,我就把工程队交给他去管理了。”蒋薇的情绪同样感染了尤晓莺,一晃十来年时间过去了,可有些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刚发生在昨天,“你还记得魏海魏老师吗,就是他和我、还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在你们毕业那年,一起创立了现在的明桥学。对了,你肯定很关心当初在库区上学孩子们的近况吧!我这有些他们近几年的照片,等等啊,我去找找!”

尤晓莺在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一阵翻腾,取出来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递给蒋薇。

“这是谁,你还认得出来吗?”

“哎,你别打岔,让我好好想想啊——这是耳朵吧,他这双耳朵我还记得,当时班里好多孩子笑话他耳朵特别,他都长这么大啦?”

“可不是嘛,耳朵现在都是一米八的大伙了。他前年考上了北京的邮电大学,报道前还到学校来见我和魏老师,你看这就是我们三个的合影。”

两个女人一个指,一个认,笑语风声,可那股兴奋劲退去后,蒋薇反而情绪低迷,不无遗憾地道:“现在这些孩子恐怕早不记得我这个蒋老师了吧!”她与孩子们相处短暂的半个月,以孩童的健忘怕是半点记忆都没有了。

“那里会,妞妞你还有印象没?就是那个上岛第一天就在你那件红色风衣上留下两个脏手印的丫头。她只读到中专,现在在省城一家幼儿园当音乐老师,就是受到了你的影响。过年时她给我打电话还提到了你,她至今对你在讲台上,边吹口风琴边教他们唱雪绒花,印象深刻呢!”

指尖在照片上轻轻划过,蒋薇皓齿微咬唇角,“晓莺,能麻烦你件事吗?”

“你,用不着客气的。”

“能把这些孩子的近照都匀给我一两张吗,我想做个留念。”

尤晓莺刷刷地将全照片抽出来,推给蒋薇。

“用不到这么多,一两张就好。”

“没事,这些照片我都留了底片的,再去照相馆冲洗一遍就好。”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蒋薇抿抿唇瓣,郑重地将照片收回手包内,又抬头道,“我们基金会准备在青山地区捐助一百万作为助学基金,修建山区学。本来按照原计划是准备直接将钱捐给青山市教育局处理的,但通过今天的参观,明桥学的经营模式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我想将这一百万委托给你,我有理由相信,这笔钱在你手里绝对会比交到这些地方官员手上用处更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