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目标是星辰大海!(上)(3/5)

独立维系,要么就是与4685超子有一定伴子的属性关联。”

“你说什么?!”

听闻此言,杨振宁顿时瞪大了眼睛:

“徐同志,你说的是真的?”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当然是真的,杨先生,您目前有接触相关数据的资格,刚才基唔,我们这边已经把参数发过去了。”

“记录参数的文件应该就在电话附近,您找到它一看应该就能清楚。”

唰——

徐云话音刚落。

杨振宁便放下话筒,飞快的在桌面上寻找了起来。

果不其然。

几秒钟后。

他便在电话的另一侧找到了一张比演算纸小一点、记录了一些参数的浅黄色便签纸。

于是杨振宁迫不及待的将它拿到面前,认真看了起来。

再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杨振宁反复推导过暗物质在标准框架中的数学性质,此时面对这份数据,他很快便进入了推导状态。

“跃迁态函数参考铍-8原子核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那么复合能应该就是984”

“qi相对应的正则动量是i=q˙i于是可定义正则动量密度为π(r,t)=(tΨ)“

“所以系统的哈密顿量为=∫(π(r,t)tΨ)d3x”

“算符则有以下基本对易关系,[π^(r,t),φ^(r′,t)]=iδ3(rr′)以及[π^(r,t),π^(r′,t)]=[φ^(r,t),φ^(r′,t)]=0”

“因此其自由实标量场φ的拉氏密度函数为=12ημνμφνφ12mcφ=12ctφ12(φ)12mc2φ”

与此同时。

听到另一边唰唰唰的书写声,在221基地的徐云亦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巧合的存在真的很容易让你对命运二字产生莫名的好奇与感悟。

当初在串列式加速器开机的第一天,王淦昌便发现了4685超子存在的迹象。(见629章)

徐云对于这颗粒子可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便是直接与孤点粒子相连的钥匙。

不过那时候由于时机问题,徐云一直不太好将孤点粒子的存在抛出来。

结果没想到,杨振宁居然通过标准模型推导出了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

徐云便在陆光达转述消息的时候,顺水推舟的将4685超子以及孤点粒子存在的事实告知予了众人。

整个过程衔接的极其丝滑,就连基地里那些不知道徐云来历的专家也没感觉丝毫异常。

更令徐云感觉微妙的是。

后世对孤点粒子验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

正是杨老!

没想到换了个时空,杨振宁居然与孤点粒子又产生了羁绊

袁老和花花,杨振宁和孤点粒子,徐云和驴不同的时空中,有些东西依旧在彼此呼应,着实令人感叹。

随后徐云便在电话边安静的等待起了结果,由于基地方面的参数提供的足够充实,杨振宁这次只花了十多分钟便重新传来了回复:

“小徐,你说的没错,这颗粒子的数据不正常!”

“它在很多参数上都表现出了非自发耦合的情况,而且这颗介子似乎也不太对劲”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数学上的推导,至于它是不是真的和暗物质有关,还要等应用上的验证。”

“但无论如何,你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小徐,辛苦你了!”

徐云早在电话接通后不久便纠正了称谓上的问题,但杨振宁在演算数据之前,依旧将徐云称之为【徐同志】——这个称呼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略显客套与生疏,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

而眼下他却改口成了小徐,语气上明显亲近了不少,由此可见他已经初步认同了徐云的能力。

这是件好事儿。

接着杨振宁顿了顿,思索片刻,又对徐云说道:

“小徐,我有个个人的诉求啊就是这个4685超子的参数,能不能同步给其他人看?”

“其他人?”

徐云下意识的就想回一句这肯定不行,但话将出口之际,他忽然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什么:

“杨先生,您说的其他人莫非是李政道先生?”

杨振宁点了点头:

“没错。”

“是因为你们的赌约?”

“嗯,如果这个参数不同步给他,那么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

徐云这才了然的摸了摸下巴。

果然是李政道

陆光达在之前的电话中曾经提及过杨李新约的消息——毕竟他找徐云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建议,所以这事儿肯定是瞒不住徐云的。

所以徐云在接通电话之前,便已经知道了这个赌约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